为什么浅焙咖啡会酸?中深烘焙咖啡冲泡技巧分享(咖啡烘焙度数低酸吗能喝吗)
- 咖啡烘焙
- 15天前
- 128热度
- 0评论
研磨咖啡豆是冲煮咖啡的第一步,但也是不少人容易失败的一步,不是磨得太细,就是太粗,间接影响到咖啡的口感。想要精确的掌握咖啡粉粗细,建议使用能调整刻度的电动磨豆机,精准掌握研磨度。以小富士磨豆机为例,手冲咖啡粉最佳的粗细在3-4刻度中间,可以用细砂糖作为参照。
以小富士磨豆机为例,手冲咖啡粉最佳的粗细在3-4刻度中间
简单来说:
浅烘焙的烛芒:需要细研磨,90-91度水温
深烘焙的曼特宁: 需要中研磨-粗研磨,88度左右水温即可
不同冲煮方式与习惯都有其适合的研磨粗细程度,以冲煮方式区分,Espresso适合细研磨,滤冲式与赛风壶适合中度研磨,而法国滤压壶则适合粗研磨。如以咖啡粉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短而言,时间越长,研磨颗粒就要越粗;时间越短,研磨颗粒就要越细。但是这只是个大原则,平常不妨多多尝试,一定可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冲煮方式与习惯。
如果研磨的粗细不一,由于细的咖啡粉末被水萃取的速率比粗的咖啡粉末还快,就会产生萃取时间无法控制的问题,也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哩,细的咖啡粉末因为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而已经过度萃取时,粗的咖啡粉末却因为浸泡时间不够,而导致萃取不足。这样的咖啡肯定不会是一杯好的咖啡。
下面分享四个技巧。
第一:低(温度低)
中深烘焙的豆子建议使用83至86度的水温冲煮。降低一些水温可以减慢萃取的速度,减少苦味物质被萃取出来。
第二:柔(水流要柔和)
柔和的注入水流,减少水流对粉床的冲击。要控制滤杯中水位的高度,在闷蒸之后缓缓的用较低的高度注水,然后让滤杯中的咖啡粉像在被浸泡一样。这可以令到萃取的节奏变慢,容易产生口感柔和,味道扎实的咖啡
第三:慢(慢慢地绕圈)
慢慢地从内到外再从外到内地把水浇在粉床上,过快的绕圈会增加水流对咖啡的搅拌作用,容易使中深烘焙的豆子苦味变重。尽量减少对粉床的搅拌,尽量让咖啡的味道通过浸的方式萃取出来。这样子可以有效控制苦味和涩味。
第四:粗(研磨粗)
粗研磨可以减少咖啡粉跟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咖啡在冲煮一开始就不容易因高温的水而带出苦杂涩味,再配合缓慢冲煮,延长萃取的时间,后段水温降低,再将风味和口感物质慢慢带出。
只是单纯从萃取原理上,浅烘焙的豆子,细胞的膨胀程度相对深烘焙要小一些,吸水性会弱一些。当水分和细胞相遇的时候,需要花更多地时间萃取到想要获取的物质,基本上,浅烘焙可以细研磨,深烘焙可以粗研磨,如果你的咖啡变得苦涩,可以尝试通过以上几点去调整中深烘焙豆子的萃取手法。
那么为什么浅焙咖啡会那么酸?
有人说那是因为浅焙,保留著果酸跟更多的成份所以才会那么酸。不是应该酸甜滑润平衡吗?那....甜味跟油脂呢?
因为粉多磨细水温高水流慢呀~试著降低前半段的萃取浓度,就会得到后半段的风味。不过降太低只会得到一杯甜水。
烘焙的程度跟烘焙的时间长短,会影响到咖啡的失重比。生豆中水份占约11%左右,烘焙完水份占约2%左右。所以水份失重比9%左右,生豆跟熟豆的失重比约13%—17%,扣掉水份占的比例9%,所以咖啡豆其他成分的失重约4%—8%。也就是有4%的成份差异......好像差不太多的样子吧?
其实是差很多的~所以....有些深焙豆要用到1:13的萃取比例才会好喝(比如蓝山),有些浅焙豆要用到1:18甚至1:20的萃取比例才会平衡。
一般浅培的豆会比较特出清爽的风味,而且风味表现非常丰富,花香 果酸 某些茶味都是这类豆的风味表现。而中度烘焙则是比较均衡的表现既有清爽的风味又带有厚重的口感。深度烘培的豆子则更多表现与他的口感,他们的通常风味比较浓厚,如烟熏、巧克力 、木香会是这类豆子的风味表现。而且会伴随着厚重的口感。
这三种烘焙方式的分类只是一个非常大概的分法。实际上豆子产地品种烘焙师的风格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烘焙深浅。这个回答也只是个笼统的说法,咖啡师会根据每一只豆子的特征去调整烘焙曲线,差一度下锅或者差2秒下锅的风味都不一样~
大致上来说,咖啡的可溶解物质大概是30%。其中有20%是我们所要萃取出来的好的成份,另外10%是后段的杂味涩味不好的成份。但凡事总有例外,如果有咖啡豆连后段10%的风味也是好的,是否也应该也要萃取出来才是一杯风味完整的咖啡呢?
试着在冲泡完一杯所谓的精品咖啡之后,破开粉床闻看看咖啡粉渣是否还有香气?
如果有,试著再注入用粉量相等重量的热水看看味道怎样?
如果喝起来还有风味,倒入之前那杯咖啡中,看看味道有没有更完整。然后再闻看看咖啡粉渣是否还有香气……如此重复,到觉得有不好的味道出现,这样就可以知道这支精品咖啡的可萃取率有多少,或是要萃取多少水粉比是比较平衡的风味跟口感~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