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欧的法国咖啡,卖给中国人要收7欧,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礼貌?(法国咖啡文化基本知识)
- 咖啡文化
- 2024-10-31
- 153热度
- 0评论
之前为了出那期有关“美国停电救鸟”的节目(【网络陈年毒鸡汤鉴定】为了救只小麻雀,美国全国停电了半小时?),我不是把2014年的24期《意林》全都翻了一遍来着吗?其实除了那个段子之外,我还在翻阅过程中看到了很多令我震撼不已的老文章。
虽然以今天的视角来看这些都是陈年的馊鸡汤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品鉴意义的。这工伤不能光我一个人受啊,所以我觉得还是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分享好了。如果大家觉得这个系列看着还行的话,希望能给我点个赞,帮忙转发一下。以后没准我还能将它做成一个系列,就叫【网络陈年毒鸡汤鉴定】。
《印度,根本停不下来的国度》,《意林》2014年第24期,“新知探索”栏目,作者:张蕴岭。
去过印度的中国人看到这一切,很多都会摇头,认定印度与中国比,相差太远。但是当今,很多人都对印度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它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肯定会超过中国的国家。
前些时候,我的一位印度朋友自豪地告诉我,印度不会出现危机,而中国却会。我问为什么,他说,印度人崇尚自然,信奉神灵,生活的目标是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而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追求的是物欲的满足。我们人口那么多,世界可以无限容纳人们的心灵追求,可哪有那么多东西满足人们的无限物欲追求啊!也许他的话太深刻了,我听后一时哑然无语,但他的话一直令我思考。
我一直在试图向一些智者问询构成印度不可思议的文化根源,他们的回答很不一样。这使我不得不用印度文化研究的权威学者季羡林教授的归纳来理解:印度文化的特征是深刻而糊涂。这个归纳实属妙哉!
点评:这篇东西没法考证,但是听这位作者的描述,我觉得它应该是真的,起码这些话听上去就很像是印度人能说得出来的。
但是我不理解“印度不会出现危机”和“因为印度人崇尚自然,信奉神灵,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印度不会出现危机吗?那印度国内三天两头就天下大乱算怎么回事?印度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那前段时间被7名印度人轮流侵犯的那对西班牙网红夫妇的遭遇又算什么?这难道也是印度人所追求的“精神上的解脱”的一种?印度人的精神解脱没解脱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印度人的裤子肯定是脱了,而且还脱了不止一条。
还有,那什么“他的话太深刻了,我听后一时哑然无语,但他的话一直令我思考”。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那个印度人的话太深刻了,而是你这个中国人的境界太低了,人家稍微瞎扯两句你就让人家给装进去了。这些鬼话印度人说来骗自己也就得了,你怎么也跟着信了呢?
《一杯咖啡,三种价格》,《意林》2014年第24期,“生活锦囊”栏目,作者:孙梦叶。
因工作需要,我去了一趟法国……一个在法国的老朋友邀请我去一家咖啡店叙旧,名叫“席拉的小店”……那位胖男士点了一杯咖啡便坐了下来,我亲眼看到服务员过来只收了他1.4欧元。我……用并不流利的法语对服务生说:“我要一杯咖啡。”服务生告诉我:“这杯咖啡7欧元,女士。”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确认还是7欧元后,虽然……耿耿于怀,但终究不好意思追问,只好无奈地付了7欧元。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优雅的女士,对服务员说:“请给我准备一杯咖啡好吗?”服务员……收了她4.25欧元。
同样一杯咖啡,竟然有1.4欧元、4.25欧元和7欧元三种不同的价格!我心里开始对受到7欧元的不公正待遇愤愤不平起来……朋友哈哈大笑了:“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对服务生说的话呢?如果你说‘来杯咖啡!’价钱就是7欧;你说‘请给我一杯咖啡。’价钱就是4.25欧;但是你要是说:‘你好,请给我一杯咖啡好吗?’甚至给陌生人一个拥抱,就是1.4欧元。”
听完她的解释,我顿时恍然大悟,感慨于这家咖啡店独特的创意。习惯了在国内对服务员“招手即来,挥手即走”式的点餐,回想到自己刚才对服务生不客气的语言,我不禁有些羞愧难当。
点评: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席拉的小店”这家咖啡馆是真实存在的,其地点位于法国著名的滨海城市尼斯,店主叫做佩皮诺。“一杯咖啡,三种价格”的传闻也是真的,2013年12月,BBC中文网曾就此事刊载过一篇题为《法国咖啡馆低价咖啡奖励礼貌顾客》的文章,里头就提到这样的描述:顾客说:”一杯咖啡”(Un cafe),那就收7欧元;顾客说:“请来杯咖啡”(Un café, sil-vous-plaît),就收4.25欧元;但如果顾客说:“你好,请来一杯咖啡。”(Bonjour, un cafe, sil vous plait),那就只收1.4欧元。
“席拉的小店”不是唯一一家搞这种骚操作的法国咖啡馆。2016年3月,法国媒体《巴黎人》(Le Parisien)曾在一篇题为《咖啡多少钱?这就得看你有礼貌了...》(Cest combien, le café ? Ça dépend de votre politesse...)的文章中提到过一家开在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的咖啡馆“汉堡”(Hamburgé),这家馆子卖咖啡也是看人下菜碟的,但是相对来说套路没有“席拉的小店”的那么黑:你说“您好,请来杯咖啡”,收你1欧元;你说“请来杯咖啡”,收你1.3欧元;你说“来杯咖啡”,收你1.5欧元。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席拉的小店”还是“汉堡”,这两家法国咖啡馆都把他们的套路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菜单和告示牌上。也就是说,所有来他们店里消费的顾客,只要他/她不是个完全不懂法语的门外汉,那么他/她在下单的时候就应该是可以看到店里的点单规则的,不存在说什么“你们还有这种套路啊?我不知道啊”这一说。
而且,根据“席拉的小店”老板佩皮诺之前接受法国媒体《尼斯马丁报》说过的原话,“最初这只是一句玩笑,因为每天午饭时分,人们到这里来都显得很有压力,有时他们买咖啡时说话也很不客气。”从他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信息:1、“一杯咖啡,三种价格”这个套路最初只是个玩笑;2、这个套路是用来招架那些没有礼貌的顾客的,大概率是法国顾客。
经营席拉的小店的法国两口子
那位名叫孙梦叶的《意林》作者之所以会被“席拉的小店”收7欧元,可能性不外乎这几种:1、她的法语只会说不会读,人家明明白白写在菜单上的标注也看不懂;2、她看懂了标语,但她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素质最低的那一档法国人的档次上了;3、她其实没去过“席拉的小店”,她给《意林》的投稿就是靠道听途说和脑补拼凑出来的,她不知道这个故事里头还有“菜单上的标注”这个细节,所以才闹出了就她点咖啡被人收7欧元这种笑话来。
哦,对了,还有一点差点忘了说,按照《巴黎人》的说法,自1987年以来,大多数开门做生意的法国商家都享有定价自由权。商家的唯一义务就是不能做赔本买卖,再有就是要明确无误地告知消费者他们的定价标准是什么。只要标准清楚,并且不涉嫌任何法律意义上的歧视,那么卖家就能以任何他喜欢的规则来定价,“是否礼貌待人”当然也不例外。
《一杯咖啡,三种价格》这个故事是有AB面的。一方面,光看《意林》那个版本,你可能会觉得这法国人确实是有够浪漫的,明明是做生意的,却偏偏还要设置各种门槛引导你向善;而另一方面,因为法国的商家们有定价自由权,所以他们哪怕卖你1.4欧元一杯咖啡也是不亏的,可能那才是它真正的日常价格。至于你看不懂法语抑或是犯抽抽了,就是非得和人家出言不逊,那就别怪人家含泪赚你7欧元了。
所以,《一杯咖啡,三种价格》这故事,说好听点是导人向善,说难听点其实就是看人下菜碟。这也就是法国了,要是换在国内你这么搞,怕不是分分钟就要被人挂上热搜,完了就是工商部门来检查,然后你就关门大吉了。
况且,再说了,非要说引导顾客礼貌,这类店家在国内其实也不是没有。广东就有家非常出名小馆子,叫作牛展,你去他们店里消费但凡让店家觉得有一点不爽,店家立刻就会让你滚蛋。都不说什么看菜下碟狠宰你一刀了,直接连生意都不做你的。这样的引导力度难道不比“席拉的小店”强多了嘛?我怎么就不见有法国媒体专程跑过来采访一下牛展的呢?
《80后们,移民意大利比你想的要简单》,《意林》2014年第24期,“常青藤”栏目,作者:未知。
欧盟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国内经济的飞跃,在外打工的低薪一族纷纷回国发展。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批高素质人才又涌入意大利,在这种转变中寻求机遇。27岁的杨光来自青岛,2007年拿着意大利政府补贴到佛罗伦萨读书。
“意大利就像一块蛋糕。或许中国是5块蛋糕,但在意大利,只有5个人来争吃这蛋糕。而在中国,和你争抢的人成千上万。所以,我还是留在意大利碰运气吧。”
在意林常青藤看来,移民意大利并不比在中国跨省迁徙更费事,你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份信任。2014年10月,意林常青藤国际咨询有限公司震撼推出“非投资型”移居欧洲方案。凡涉及移居海外话题,必然与资产挂钩,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现在,移居海外的梦想,不再只是高净值人士的专属,工薪阶层移居海外大潮,终于可以搭上车!在欧洲建立第二家园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本项目比投资购房,便宜6倍!
点评:关于这篇文章,我去年曾经出过一期内容——(一个意大利华裔姑娘,为了当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踏上了漫漫回家路),我想说的话都在那里了,大家感兴趣的话不妨看看。
另外,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意林》这类杂志多年以来一直热衷于给广大中国读者营造一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意识形态氛围了吧?因为人家本身就是做移民中介生意的。
《为什么墨西哥人天天都快乐》,《意林》2014年第24期,“新知探索”栏目,作者:刘莉莉。
我来到墨西哥工作后,很快发现,原来幸福的人全部集中在这里了。
墨西哥有不少华商,依然遵循着辛苦劳作、俭以养德的中华传统美德,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给我讲过类似的故事——给当地雇工发工资,没到月底就被他花光了,若是管闲事奉劝几句,雇工准会反唇相讥:“要是我明天就死了怎么办?人死了,钱没花了,太惨了……”这,便是墨西哥人的生活理念。即使明天就没钱吃饭了,今天晚上还是要去高高兴兴地喝一顿酒。
一般而言,墨西哥人在街上遇见和本国人容貌相差较大的外国人,一定得乐呵呵地跑过去搂腰搭肩拍张照,还不忘比着剪刀手,而对于年轻姑娘,墨西哥男人绝不会吝啬赞美之词,但这种赞美行为仅限于嘴上说一句“你今天真美”或者问候一声“你好”,不仅不会招人烦厌,反而让你感到温暖。
一次,随一位墨西哥朋友走在街上,一位西装革履的墨西哥男士拦住我们,说是问路,眼睛却一直含情脉脉地望着我们两位女士,脸颊泛着微红,道别以后还一步一回头地依依不舍……
“这个人真奇怪!”我颇为诧异。“他不是真的要问路,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我的墨西哥朋友笑着说,“你没有看到他的眼神吗?”
看我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她又解释说:“看见喜欢的人不要羞涩,勇敢地冲上去说两句话,这才是墨西哥男人的做派。”
点评:这也就是在国外了,这位作者要是在国内被一个中国男人,尤其是一个在高、富、帅这三块都不沾的中国男人给这样当街搭讪了,哪怕他身着光鲜、西装笔挺,我觉得他应该也有很大概率第二天会在国内社媒平台上社死,然后就是告上法庭等着吃官司。
吃完饭没事就不要在墨西哥街头乱晃了,因为等待着你的不一定是艳遇,也可能是谋杀
墨西哥的夜晚
《狂飙美国66号公路》,《意林》2014年第24期,“新知探索”栏目,作者:苏航。
在美国开车,见得最多的交通标识就是“停车”(STOP),一种八角形的红色交通标识牌,竖立在没有红绿灯的交叉路口。去美国前,就听说见到这个标志一定要停车。
这种自觉的秩序不仅存在于车水马龙的路口,也存在于没有人、没有车的路口。所有车辆在经过有STOP标志的路口时,都会停下左右张望,确定没有车辆才通过。不仅如此,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在超车道上超车后,都会迅速回到行车道;所有车辆见到行人要过路口时都会礼貌地停下,示意行人先走。
途中,遇到一次交通信号灯故障,才真正见识到这种看似“很夸张”的自觉秩序的好处:四个方向的车辆真的是按照“先到先走”的原则,一辆辆地停下,通过,停下,通过……不禁感慨,追求自由的美国人能这么自觉地遵守秩序,确实很有效率,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意林》这个“美国式过马路”的说法也算是个年经话题了,在过去20多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我们的舆论场上蹦出来咋呼那么一下子,真要说消停,其实也就是最近这5、6年的事情。
而且,关于“美国式过马路”这个说法,我们的舆论场上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说的“美国式过马路”是夸美国人守规矩的,而另外一些人说的“美国式过马路”则是夸美国人不守规矩的。但不管这些人所谓的“美国式过马路”中描述的那群美国人到底守不守规矩,反正最后都免不了要教训我们中国人一番。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李开复当年的这番评论:
“中国闯红灯过马路者是‘我们抱团凑一撮走,挤到车子开不了,红灯就安全了。’美国闯红灯过马路者是‘司机如果敢撞到我,我会把他告到破产,所以他会刹车,不怕不怕。’”
反正就是美国人怎么着都有理,哪怕是闯红灯都比我们的高级,因为美国人闯红灯是会玩法的,而我们则还停留在抱团取暖的时代。
关于这种双标心态,人民网驻美国记者任建民在2012年发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作《“美国式过马路”还不如中国》。这里头有几段话我觉得说得就很好:
将集体闯红灯的现象,命名为“中国式”,本身就有“中国独有”的含义。
如果说,“中国式过马路”是“凑够一撮人”就闯红灯,尚有所顾忌,“美国式过马路”则还不如中国式,行人我行我素,全然不顾车辆和其他行人,自己直接开步走,连和他人“凑一起”的意识也没有。仿佛他们根本看不到红灯或者绿灯,只要能免于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闯红灯。
中国人在国内,一直被告知,美国人非常守规矩,绝对不会闯红灯。在网上看到一个国内来的学生写博客说:刚到纽约,看到行人随便闯红灯,不是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闯红灯吗?
乱闯红灯不是件好事,网上热议,如果能够提高中国人的交通意识,无疑是件好事。但是,没有必要什么事都与中国人的素质联系在一起。前几天国庆长假,游客乱扔垃圾,也有人称国人素质低,美国人如何如何。美国人乱扔垃圾的现象太普遍了,公园景点不实行高额罚款(往往在1000美元以上)的话,根本管不住。
人就是人,本质是一种动物,其天性是散漫自由的。是否遵守法条或规矩,与守法的成本有关,与违反的代价也有关系。不同的管理制度下,人的表现不一样。将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现象做一对比,不难看出,所谓素质高低,决定是否适合实行某种制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说到底,那些连中国人和美国人怎么过红灯这种事情都要拿来比一比的人,他们真正在乎的,从来就不是遵守交通规则这件事情本身,而不过是借着这么个由头,在中美之间搞一拉一踩,忘了好PUA我们这些中国人罢了。美国人遵守交规,我们要反思;美国人不遵守交规,我们还要反思。要是这都不算双标,那还有什么是双标呢?
好,下回攒够一锅素材,再和大家分享网络陈年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