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英文咖啡词汇你知道多少?(咖啡豆烘焙 英语)

如今的咖啡爱好者对于咖啡的了解愈发深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用“桃子”或“太妃糖”来形容咖啡的口味,他们想要更多了解专业的咖啡知识,例如产地、豆种、种植海拔、生豆处理方式等等。今天,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些常见的咖啡专业词汇!

产地/Origin

产地即咖啡生长的地区,这与咖啡的口味息息相关。产地可以是某一个大洲,也可以详细到某一个产区,甚至是某一处种植园。常见的产地包括:

中南美洲:坚果味、巧克力味和太妃糖味浓郁,口感醇厚。非洲:口感明亮,花香四溢,酸度更高,口感如茶般精致。亚洲:口感醇厚,略有土味,纯净度较低。哥伦比亚:味道介于中南美洲和非洲咖啡之间,带有红色浆果味道和花香,酸度较高,甜味和复杂度很好。

单品/Single origin

单品即产自同一产区或同一种植园的咖啡。而非用多产地咖啡拼配而成。烘焙商会将种植园的名称印在单品咖啡的包装袋上。大多用于制作拿铁、Flat White或手冲底滤咖啡。

微批量/ Microlot

产地规模较小的咖啡种植园,或是产自某几颗特定的咖啡树。这种咖啡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下,带有非常独特的口味特征,且产量较小,极为珍贵。

产地特征/Origin character

咖啡因产地环境和生豆处理工艺产生的酸味、甜味、苦味和口感。

种植海拔/MASL

种植海拔即咖啡树生长地区的海拔。高海拔(例如高于1200米)环境下,咖啡成熟速度较慢,口味复杂度和甜味更高,且受病虫害侵袭较少,不会使用杀虫剂,同时降水规律且充沛。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咖啡的糖分含量和酸度较高。低于1200米,咖啡则酸度较低,且口感较为淡薄。

生豆处理工艺/Process

咖啡果实在采摘之后需要经过人工处理并干燥。不同国家使用的工艺不同,这些工艺都会对咖啡的口味产生极大影响。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

水洗(Wet/washed/fully washed process )常见于中南美洲和非洲,最主要是在巴西和埃塞俄比亚。咖啡在经过机器脱浆之后,会被植入水缸中,让生豆表面的粘膜分解,最后再用水进行清洗。水洗咖啡口感纯净,味道鲜活,酸度更高,带有新鲜水果味。日晒(Dry/natural process )即将整颗果实放在阳光下曝晒,并定期翻动避免发霉。日晒咖啡的口感更佳醇厚,酸度和纯净度略低,水果味更浓。半水洗/蜜处理(Semi washed/honey/pulped natural process )在脱浆后保留部分粘膜,然后进行日晒干燥。这种咖啡巧克力味、坚果味更浓,带有类似蜂蜜的口味。

烘焙程度/Roast Character

常见的中英文咖啡词汇你知道多少?(咖啡豆烘焙 英语)

烘焙程度即咖啡烘焙过程中口味的成熟度。常见的烘焙程度包括:

轻度烘焙(Light Roast )烘焙过程对咖啡口味的影响最低,最能体现咖啡产地特色,酸度较高,苦味较淡,甜度很好。中度烘焙(Medium roast) 甜度更加成熟,酸度较轻度烘焙更低,口感圆润不强烈。深度烘焙(Dark roast )苦味较重,甜度较低,酸度很低,大部分产地特色被烘焙味道掩盖。

杯测得分/Cupping Score

杯测得分用来评定咖啡品质和价值。得分是经由精品咖啡协会(SCA)制定的打分表评定。得分低于80分级评为“商业级”或“商品级”,高于80分则评定为“精品级”。

果皮茶/Cáscara

果皮茶即用干燥的咖啡果实的果皮制成的茶,带有黑醋栗和木槿花香味,咖啡因含量较咖啡更低,富含抗氧化元素。

阿拉比卡/Arabica

阿拉比卡是精品咖啡界最主要的咖啡豆种,味道复杂,口味平衡。

罗布斯塔/Robusta

罗布斯塔是全球产量第二大的咖啡豆种,种植难度较低,产量较大,抗病性更好,咖啡因含量更高,苦味较重,通常用于制作拼配咖啡和速溶咖啡。

豆种/Cultivar/Varietal

豆种即咖啡的种类,决定了咖啡的产量、抗病性和原始口味。常见豆种包括铁皮卡、波旁、卡图拉、卡图伊、SL28、K7等等。

瑰夏/Geisha

瑰夏近些年最受热捧的咖啡豆种,带有类似茉莉和桃花的花香味,口味复杂度很高,甜味十足,口感明亮。这种咖啡通常价格较高。最初在上世纪30年代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在上世纪60年代引入巴拿马。2005年,瑰夏咖啡以创纪录的生豆拍卖价格(超过每磅20美元)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