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的咖啡课“开抢即秒没”!每一杯,都是DIY一次心灵的旅程(咖啡文化概述总结)

在东北林业大学,每一节选修课都是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在扩宽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无限潜能。记者采访中获悉,有一门课带领大家走入咖啡的世界,而且还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咖啡!“开抢即秒没”,这节选修课到底有何魅力?今天,记者带您走进林学院周博如老师的《咖啡文化与品鉴》课一探究竟!

25%的实践带来100%的乐趣

这便是咖啡课独特的魅力

讲这节选修课的周老师主讲森林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咖啡文化与品鉴是公选课,面对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学分是1学分。“我从事的是森林病理学的研究,开设咖啡文化与品鉴课程最初的原因是自己喜欢咖啡,2009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在一次旅游途中,一个酒店老板娘请我喝了一杯非常好喝的法式烘焙咖啡,才知道原来咖啡主要的味道并不是苦的,居然非常香醇,这与我们平时在实验室里喝的美式咖啡差异非常大。我觉得非常神奇,对咖啡了解越多越觉得有必要把这个我们国人对之了解不多的事物,介绍给同事同学及家人们。”周老师向记者介绍了开这节选修课的初衷。“随着不断地了解和观察,我发现中国的咖啡市场,特别是在年轻人和校园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未来孩子们想进入咖啡行业,他们首先需要知道咖啡是什么,深入了解并掌握它。”周老师希望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咖啡的平台,于是《咖啡文化与品鉴》诞生了。为了带给同学们更好的课程体验,周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25%的实践环节,力求让每位同学都可以切身体验到品尝和制作咖啡的乐趣。

每次课程临近尾声时,周老师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咖啡分成小杯,和学生们举行一场小小的“咖啡品鉴仪式”。教室里弥漫着热气腾腾的咖啡香,学生们坐在一起,专心聆听老师的讲解,学习如何品味咖啡的香气、口感和韵味。在亲身品鉴咖啡的同时,也将课上周老师娓娓道来的知识真正“消化”。每一杯咖啡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带领着他们探索不同地域的风味和文化。此时的咖啡,不仅带给大家舌尖上的美妙感受,也成为了课上的特殊教具……

“之前只喝黑咖啡,在课上意外地发现白咖啡也很好喝。”“课上的咖啡好喝到让我睡不着。”一位同学幽默地分享道。不仅仅是品鉴,在周老师的课上,同学们还可以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咖啡。无论是“巧克力酱+黑咖啡+奶油”的摩卡的香甜丝滑,还是“1/10黑咖啡 + 8/10牛奶 + 1/10奶泡”的拿铁的浓郁柔和,都让同学们感受到实践的充实满足。

‍选择制作摩卡咖啡的同学举起杯子,小心翼翼地挤着巧克力酱,旁边的同学屏息凝神,缓慢冲入咖啡液,再灵巧地挤上满满一杯奶油顶……

“拿铁组”的同学则分工合作,有的在周老师的示范下,正热火朝天地打着奶泡;有的将牛奶倒入咖啡液之中,欣赏着乳白醇厚的牛奶逐渐晕染沉醉于黑咖啡的奇妙过程;有的接过已经制作大半的咖啡,放上不同形状的挡板,熟练地抖动可可粉,制作出自己心仪图案形状的装饰。

在制作咖啡的过程中,呼唤周老师的声音“此起彼伏”,时不时有同学举起自己手中的咖啡杯,向周老师确定制作咖啡的流程步骤。“注水时是顺时针转圈吗?”“奶泡打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吗?”……在实践中,有趣的知识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大脑,这也正是周老师设计课程的良苦用心。25%的实践带来了100%乐趣,这便是咖啡课独特的魅力。

揭开咖啡的神秘面纱

东林的咖啡课“开抢即秒没”!每一杯,都是DIY一次心灵的旅程(咖啡文化概述总结)

它是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咖啡起源于何处?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在周老师的咖啡课上都能够找到答案。

提到咖啡的起源,那可是一点都不简单。它是一种西方传统饮品,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有着各式各样的传说。“咖啡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习惯。大家遵守某一种规定或习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当地的特色。”在周老师细致生动的讲解下,我们能够逐层深入咖啡的奇妙物语,看到我们所不了解的一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咖啡的奥秘。咖啡的精彩还在其文化内涵深处,比如在意大利,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喜欢在咖啡馆小憩,享受浓郁的意式浓缩咖啡。而在土耳其,喝咖啡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咖啡师会在制作咖啡时候在杯底写下对客人的祝福或者预言……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咖啡馆,领略人文风采,感受生活情怀。课程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求知欲,引发同学们对咖啡的浪漫遐想。

随着课程的推进,同学们对咖啡的了解更加深入,记忆里的咖啡不再是单纯的饮品名词,而是拥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历史佳作,灵动而美味。很多同学表示,在这门课上深刻感受到了咖啡的魅力:“学习咖啡文化对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它为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我更加关注和欣赏咖啡的制作过程以及不同种类的咖啡。其次,学习咖啡文化也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让我更加愿意去探索不同的咖啡店、品尝不同风味的咖啡。”

除了介绍咖啡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周老师还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制作咖啡的仪器、使用工具等。她不辞辛苦,常常带着两大袋子咖啡的仪器来上课,亲身向同学们示范各种用具的使用方式。同时采用现场教学与视频讲解相结合的形式,科普有关咖啡制作的小妙招,教会同学们制作出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味。

不仅是一门课程

也是同学们发掘个人兴趣的契机

周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领略世界各国的咖啡文化和制作工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其对世界现代文明的影响及其独特价值,让《咖啡文化与品鉴》不仅是一门课程,也是同学们发掘个人兴趣的契机。其中一位同学说:“课上学习了如何制作咖啡后,课外我会尝试自己再做几次。除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咖啡的制作过程外,这也增加了我对咖啡品鉴的兴趣。”也有同学表示,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改变了对咖啡“苦味重”的刻板印象,产生了对创新咖啡配方的浓烈兴趣,想要去大胆尝试。

周老师说:“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帮助是最重要的,很多孩子非常信任我,能够帮助他们对我来说也特别开心。将一些经验看法告诉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思考探讨,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周老师说起开设咖啡选修课的必要性,她还有更深层次的想法,“要想涉足此行业,首先要了解它,掌握它,知道它的前世今生,才能把控它的未来,我希望未来的中国有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有我们自己的精品咖啡连锁店。而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群体,中国未来发展靠他们,吾辈想做没有做的事情,可以由他们来延续梦想,我想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希望在未来能开花结果。”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吕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