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10个片段解读任正非的思想(老方说)(一杯咖啡蕴含宇宙能量)
- 咖啡文化
- 15天前
- 128热度
- 0评论
1、熵增和熵减是一个激烈的矛盾!
任正非有句话很有内涵,耐人寻味:“我认为你要考虑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企业的成长绝非那么顺利,任何一个旧的东西、传统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你以后能体验到这句话是非常深刻的”。
华为历来强调管理的变革,这种变革就意味着矛盾和冲突,其实变革的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对原来的利益格局是很大的挑战。
扪心自问,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利益减少?这点我们看历史就会知道,越是大的利益改变就越有阻力。
道理很清楚,每个人都可以知道,但谁也不会背叛自己的利益,宁可一损俱损,也不能容忍自己少一点。
所以熵增容易熵减难,熵减意味着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不如此不能实现新陈代谢。
2、给员工发钱不是越多越好!
我们都说任正非财散人聚大格局,但不要忘了他可不是随便分钱的。实际上,华为的利润都是赚来的,如何分好这些钱是很困难的事。
这牵扯到对具体员工的价值评价和和激励标准,华为采取拉开差距的原则,就是说多劳多得,薪酬待遇向优秀员工倾斜。
不过有的老板喜欢业绩好的时候大把撒钱,人人有份,这看起来很热闹,可要是业绩不好的时候怎么办呢?不可持续的爱不是真爱。
所以发钱必须要有标准,要拉大差距,要基于贡献大于成本的原则,华为分钱分得好,就是在这些方面做得好,因此保持了组织活力和长期的竞争力。
3、从25亿转让问界商标看华为的战略定力!
这个价格绝对是便宜了,这也体现了华为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态度。当然,通过这次交易,华为表达了不再拥有任何整车品牌的决心,算是给车厂吃了个定心丸。
战略就是放弃,不舍得到手利益的人成不了战略家,不管是25亿还是上百亿,都是华为坚持自己战略方针的体现。
说不造车就不造车,这是任正非等华为高层划出来的一条边界。
按照行业发展和市场情况看,华为不造车其实未必少赚钱,供应商模式说不定更符合公司的长期利益。
另外,所谓徙木立信,这也是对华为品牌信誉的保护。
4、公司缺乏培养人才的动力,毕竟培养也需要成本!
成本是一方面,公司也会担心把你培养出来后你就走了,那岂不是白费功夫?
所以大多数公司都是只筛选不培养,或者就去招聘别的公司培养好的,哪怕多付出一些薪酬也划算,所谓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都想现成的,但哪有那么多现成的呢?
对员工来说,你只能自己培养自己,让自己不断增值,而不是等着公司培养你,毕竟老板不是老师。
而对公司来说,如果不培训、不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的话,那迟早会面临大问题,其代价会非常高。这是个不同阶段不同选择的事,另外也是要对不同的人不同对待,毕竟你给了机会也需要对方抓住才行,换句话说就是资源和机会向优秀员工倾斜。
华为其实就是这样的人力资源政策,任正非常说将军是打出来的,就是强调根据贡献结果来选拔人才。否则茶壶里有饺子但倒不出来那也不算数。
5、失败是因为员工的问题吗?
很多创业者都会把失败归咎于员工的执行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错,错都在于下面的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
这样想的话就错了,哪怕员工确实有问题,那也是因为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任正非曾讲过这点,他认为战略性和方向性决策的错误才是失败的关键原因,“将士们英勇奋斗、流血牺牲,不应该承担失败的责任,失败过程中也有大量的英雄产生。所以,将来我们精简一些组织的时候,也不能让改革失败的部门承担失败的责任,这是领袖要承担的责任。”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居其位担其责,成功了是团队的功劳,失败了就必须是领导者的责任。
有这样的认识和觉悟,才能带好队伍。
6、年轻人都应该把任正非这句话听心里去!
“过高的估计自己,浪费了宝贵的青春;过低的要求自己,埋没了您的才华。”
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很多年轻人要么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结果误人误己。
还有一些年轻人本来有很好的潜力,但就是以平庸的要求对待自己,结果也是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这不是说一开始就想明白,但最好想明白的过程缩短一些,量体裁衣,给自己树立一个较高的目标,通过努力实践来检验自己。
当然公司也应该加强管理,尽量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让每个人都有成长最大化的机会,这才是对员工最大的好。
7、不是增加什么,而是减少什么才能解决问题!
问题会永远出现,没有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就没有事情的推进,而解决问题有两个思路。
1、化简为繁,不断增加投入(时间、技巧等),并以为这就是努力。
2、化繁为简,不断减少繁冗枝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按照第一种思路,一件事往往会变成十件事,越来越复杂,就算解决了一个问题,也会增加更多的问题。
只有按照第二种思路,才能是熵减,把一个问题解决掉。
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到了这个程度才算是有了做事的水平。任正非说,“我们有些员工,交给他一件事,他能干出十件事来,这种创新就不需要,是无能的表现。这是制造垃圾,这类员工要降低使用。”这点是值得所有管理者注意的地方。
8、没有一个宽容的精神,中国在“创新”问题上是有障碍的!
这是任正非很重视的一个地方。
“中国缺少宽容,人家又没危害你,你干嘛这么关注人家。你们看,现在网上,有些人都往优秀的人身上吐口水,那优秀的人敢优秀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多人不仅是不宽容错误和弱小,也不宽容优秀和正确,这本质上是自私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所以很多人都是喜欢议论人,在嘴头占便宜,臧否人物,说这个的不是,说那个的是非,好像他世上只有他自己是毫无缺点的完人。
等什么时候环境氛围变得宽容起来了,大家可以客观看待人与人的差异性,那才算有了广泛的创新基础。
其实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注意胸怀,要知道心胸狭窄的话,阻碍自己最大!
很多聪明有才能的人之所以所成有限,归根结底是自己限制了自己,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心胸不够。
所谓有容乃大,人一旦心里只有自己,就自然不能容忍不同,分别心太重,自私自利,计较算计。
想要扭转这点的话,主要就是克服私心,无私就是博大,为此首先是要想得大,然后才能心胸浩大,包容万物。
否则,只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去营营役役,跟别人就是始终矛盾重重,而且都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只顾一己之私,实际上终究会事与愿违。
9、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很难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任正非在华为经常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因为客户才是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没有客户公司又哪里有存在的价值呢?
但这里最大的障碍是自我,自我越大,就越在乎自己的面子,就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这样自然就让自己站在了客户的对立面。
所以人要克服自我的狭隘,真正把客户当成衣食父母,不要想着通过所谓的营销去欺骗客户。
不然的话,客户凭什么一直掏钱给你呢?
凡是不能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迟早都会被淘汰掉。
10、人才流失,也许是因为协调量太大了!
公司越大越会在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上消耗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很多不愿意和不擅长此事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堪忍受的折磨。
其实中小公司也会有这样的问题,甚至因为规章制度和流程的不规范造成协调量的无谓增加,人人都觉得自己的事重要,都想争取资源,都要别人让自己,那对管理是很大的挑战。
“……尤其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时候,需要很多的协调量。有些员工,尤其是不善于协调的专家型人物因为接受不了这种协调量而离开了,这是可惜的。”
如任正非所言,还是要有良好的协调方法,避免人才的损失。
另外,能管好80个人,就能管好00个人!按照任正非的管理理念,人才都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当一个管理者能够管理80个人的时候,那就能够管理800个人、8000个人,毕竟人的才能是在实践中增长的。
这就是因为掌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有了经验。毕竟管理的本质逻辑是一样的。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这个缘故。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要把流程和管理体系搭建好,只要把负责人选好,把干部队伍带起来,那很多事都简单了。
队伍越来越大,老板应该越来越清闲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