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必欧”里忆流年(咖啡文化打字测试全拼)
- 咖啡文化
- 13天前
- 120热度
- 0评论
目录:
1.歌必欧咖啡
2.歌必欧与歌碧欧区别
3.歌必欧是什么东西
4.歌必欧是什么
5.歌必欧商标
6.歌必欧
7.必爱歌官网
1.歌必欧咖啡
邝家后人邝祥垂向记者展示其利比利卡大粒种咖啡豆。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摄
2.歌必欧与歌碧欧区别
1981年《海南日报》对海南岛最早引种的咖啡树的报道。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摄
3.歌必欧是什么东西
文昌迈号等地种植的大粒种咖啡豆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摄福山咖啡、兴隆咖啡名扬四海,引得游人不辞路遥只为一品殊不知,海南咖啡的起源、第一棵咖啡树的引种是在文昌一颗咖啡豆,漂洋过海,历经沉浮,落地生根当你端起一杯咖啡,可曾想过百年前它的飘摇之旅;当你抿过一口咖啡,脑海中又是否会浮现古老的铁锅炒咖啡之景?且请倒一杯咖啡,慢慢追忆流年往事。
4.歌必欧是什么
第一棵咖啡树来到文昌市南阳镇石人坡村口,再走一段蜿蜒的村路,便寻到了邝家院子,海南岛第一棵咖啡树,就是被引种落地生根于此刚到院子,村民邝祥垂就迎了出来,今年63岁的他已是邝家第四代传人了,他热情地领我们去看咖啡树,一段从前旧事娓娓道来:。
5.歌必欧商标
邝祥垂的曾祖父邝世连生于1880年,于1898年投奔到马来亚的外家大舅,但却因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半年后就回来了,带回了咖啡树的种子最初的种子被栽在文昌老家,但只种活了12株一般咖啡树的树龄在二三十年,多则四五十年,但这12株咖啡树却抗住了生命的代谢,在1981年2月7日出版的《海南日报》上,一篇题为“咖啡树王”的文章就记录下了这段历史:。
6.歌必欧
文昌县南阳公社高星大队石人坡邝生产队,有一株已生长八十三年的咖啡树,它虽几经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但至今仍然枝繁叶茂,年年结果累累,寿命古老仍枝繁叶茂,看不出半点老态当地人都称它为“咖啡树王”邝祥垂一家也沿袭了自己加工咖啡豆、喝咖啡的传统,据他回忆,在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日本等国内外记者都慕名而来采访拍照,邝祥垂一家就会亲自烘焙咖啡豆、煮咖啡,招待远方的宾客。
7.必爱歌官网
遗憾的是,在2000年,由于邝家修盖房子,这12株咖啡树都被砍掉了,如今原迹已无法寻到,但它的二代、三代树却仍存活在邝家的房前屋后,生机勃勃地繁衍了数十年这几株咖啡树枝头仍有新生枝叶,叶片肥厚,叶脉清晰,果实硕大。
邝祥垂告诉记者:这是利比利卡大粒种,几十年间,不乏有人来求购种子,甚至想把整棵树买走老树森森,远山如黛,日出月落,时光在静默中交替这几株咖啡树就这样伫立在邝家庭院,守着海南第一棵咖啡树的基因,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漂洋过海到文昌作为舶来品,咖啡如何进入海南落地生根,这背后又是一段故事早在唐代,海南岛已是南海中西航线之要冲,到了宋代,载着香料、茶叶、陶瓷的舟楫往来流转据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夫妇的《清代海南移民的新趋势》一文介绍,清代鸦片战争后,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咸丰十年(1860年)签订的《中英北京条约》里清廷正式准许华民出国做工。
同治五年(1866年),恭亲王奕公式与英法两国驻京公使签订沿海各省招工章程,其中一条即是“中国政府允许华工自由出洋”,自此开启了沿海人民出洋打工的热潮海口被辟为通商口岸时,东南亚英、荷、法殖民地正大搞开发,垦荒、开矿、筑路、设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在此背景下一大批穷困的海南人纷纷奔赴南洋谋生。
据相关资料统计,从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间,通过客运出洋的琼侨人数达24.47万人次左右,平均每年1万余人次出洋,其中文昌人占半数以上据陈铭枢《海南岛志》记载:“民国以来,远游之风益盛,其久客致巨富者殊不乏人。
各县在外侨民最多者当首推文昌,约9万人次则琼山、琼东……俱有数千人”当时文昌县有句民谚:“坐闲洞封,不如去番”意思是在家闲着无业,不如下南洋谋生,由此可以推断出,出洋谋生者多为贫弱细民,他们孤身一人去讨生活,不带家眷,也不打算在外永久定居,他们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发家致富后往往反哺故土。
“文昌人士在南洋经商,每年汇返之款约有七八百万”,大量的资金流入,促进了文昌的发展,建商店、盖洋楼,铺前镇胜利街一幢幢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与资金一起流入的,还有物产与生活习惯源自西洋的咖啡文化,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东南亚,尔后又经第一批下南洋的海南人流转至海南,一颗咖啡豆漂洋过海落地文昌,咖啡文化也因此在海南扎根,老百姓不仅认识了咖啡,还将喝咖啡纳入了生活习惯,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
1946年“琼崖农业研究会”出版的《海南岛之产业》,统计了自1924年起海南岛咖啡历年的输入情况,1924年是4900斤、1925年是9790斤,1927年竟达到38397斤由此可见当时海南咖啡市场之火热。
咖啡产业之兴落8月19日下午3时许,正是下午茶的时光漫步文昌街头,走到文昌市迈号中学附近一家“中西茶楼”的小店,只见食客众多,小店几十平的空间显然不够,在店外树荫下多摆了几套桌椅,也被坐得满满当当“老板,来一杯‘歌必欧’”,有食客吆喝。
“歌必欧”是海南话里的黑咖啡,一杯“歌必欧”,配上一盘小点心,人均不到十元,就是文昌传统的下午茶了“我外公就是当时下南洋的,回来后带回了喝咖啡的习惯,一杯黑咖啡,加一大勺炼奶或糖,如今喝了三四十年还是这个味道”,一食客说。
轻抿一口“歌必欧”,厚重的苦味在唇齿间漫开,再用勺子舀一口沉在杯底的炼奶,又甜到发齁原本象征优雅和奢侈的咖啡文化,在文昌街头市井被演绎得朴素而独特实际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很少有人接触到咖啡,但在海南岛,尤其是文昌,由于对外往来密切,大量的农民、渔夫早已喝上了咖啡。
在这里,喝咖啡是一种世代沿袭的生活习惯,无关品质,无关情怀走出茶店近两三百米,就看到文昌昌茂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厂,这里曾是20世纪90年代文昌规模数一数二的咖啡贸易加工厂,它的主人韩朝光先生亲历了整个文昌咖啡产业最辉煌的时期……
1978年,当时还是农民的韩朝光决定“下海”,去挣钱改变生活借助现有的资源,1979年韩朝光开始做咖啡贸易,一开始单枪匹马,后来与人合伙开办了咖啡贸易加工厂,韩朝光主要负责咖啡采购不输于祖辈下南洋挣生活的拼劲,韩朝光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谈生意,“经常一出去就是一年,老婆都等哭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代中期,韩朝光的生意逐渐成熟,当时工厂里有来自海南各地的工人数百名,方圆千百里都知道迈号最出名的就是咖啡几年下来,工厂累计供应咖啡豆约七百吨,甚至兴隆的咖啡豆都是由此供应的进入21世纪,随着咖啡市场需求增大,政府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兴隆、福山、母山等一批海南特色咖啡品牌奋战市场,文昌咖啡却囿于交通、政策等因素,逐渐沉寂下来。
“当时迈号咖啡几乎垄断了海南咖啡的供应渠道,但现在通信太发达了,任何品牌都不缺渠道”,谈起往事,韩朝光是遗憾的,迈号咖啡本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