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论一杯咖啡的威力)
- 咖啡文化
- 15天前
- 124热度
- 0评论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因有什么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习惯,表述开放、沟通与交流。你们进行的普遍客户关系,投标前的预案讨论、交付后的复盘、饭厅的交头接耳⋯⋯”——任正非
■ 文 / 邓斌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从1987年创立华为,到2019年,32年间,任正非接受的采访,不超过10次。胡润富豪榜将任正非的名字挂了上去,马上收到一纸律师函。国务院表彰改革先锋,评选任正非,华为连连请求取消。记者圈里,华为园区出了名的难进,华为人出了名的难采访。任正非说:国家纸贵,别为我们小公司浪费。
三杯咖啡
2018年12月1日,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2019年5月16日美国实体清单的制裁,像凌空飞舞的菜刀一样,劈头盖脸地剁过来。隐藏低调了大半生,年76岁的任正非不得不站出来,微笑从容端坐世人面前,2019年全年接受媒体采访50多场。其中“与任正非的咖啡对话A Coffee with REN”举办3期,面向全网直播。
第一期咖啡对话:2019年6月17日,以“技术、市场和企业”主题,任正非在深圳坂田总部与美国两大数字时代著名思想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进行了一场100分钟的精彩对话。任正非称,只有全球化合作才能让更多人享受科技成果。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被西方媒体推崇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同时他也是乔布斯的老师。此次对话中,任正非正式拜尼古拉斯为老师,戏称自己成为了乔布斯同学,无上光荣。乔治·吉尔德是《福布斯》著名撰稿人,外界称其为技术大师、未来学家。他在对话中表示,华为有长远的眼光,因此能够在5G等领域取得快速发展。
第二期咖啡对话:2019年9月26日,华为在深圳坂田总部举行第二期咖啡对话。任正非和华为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对话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杰里·卡普兰(Jerry Kaplan)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彼得·柯克伦(Peter Cochrane)。在本次咖啡对话中,就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展开了讨论。
第三期咖啡对话:2019年11月6日,任正非进行第三期咖啡对话。此次,任正非的对话嘉宾为智能工厂工业4.0精神之父、德国生产自动化教授Detlef Zuehlke以及前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凯硕。
很多人好奇,任正非喝个咖啡为何要全球直播?
其实,在2013年之前,任正非多次讲话都自谦华为人是农民,之所以华为能够赶超世界通信巨头,是因为华为人不喝咖啡,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埋头苦干。
2014年,任正非提出一句很响亮的口号“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因为2013年是华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点,在这一年,华为销售营收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超越了爱立信(约353亿美元),坐上了全球通信设备商头号交椅。成为行业世界第一的华为,不仅仅需要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不仅仅需要工程商人,更需要科学家。但是顶尖科学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嚼着东北大蒜的农民,和端着咖啡杯的科学家,是无法对话的,因此任正非用“咖啡”隐喻,要求华为人要主动改变自己,适应科学家的行为习惯,来吸取外部的正能量,才能真正走进科学家的世界中去。
咖啡能量
咖啡曾烘焙出全人类的文明史。在全球化的时代,咖啡豆不仅被社会学家形容为“卓越超凡的全球化现象”,而且在企业的全球化中扮演了催化剂的作用。喝咖啡本身成了一种仪式和载体,当我们约会喝咖啡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交流。
据IBM顾问回忆,1997年华为邀请了首批IBM顾问进驻华为深圳基地帮助推进管理变革。当时,从美国赶到华为的顾问,发现走遍华为园区,都找不到一个咖啡机。22年后的今天,漫步在华为深圳坂田基地或松山湖基地,随处都可以看到illy咖啡厅(华为松山湖基地用小火车把各座办公楼连接起来,每个火车站都有咖啡厅)。当你看到华为人端着咖啡,或是沉思着在电脑前奋战,或是三五成群热烈的讨论,就感受到文化在演进。
至于什么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认为最为透彻的一个解读,莫过于任正非2017年12月11日在华为喀麦隆代表处的讲话中的现身说法:“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因有什么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习惯,表述开放、沟通与交流。你们进行的普遍客户关系,投标前的预案讨论、交付后的复盘、饭厅的交头接耳⋯⋯我都认为在交流,吸收外界的能量,在优化自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咖啡厅也只是一个交流场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不要狭隘的理解形式。
“法国的花神咖啡馆是几百年来文人作家的交流场所;摩洛哥里克咖啡馆是二战期间各国间谍的交流场所,不是有《北非谍影》吗?老舍茶馆、成都的宽窄巷⋯⋯是用品味吸收人们去交流,你约不到人,咖啡馆就是可被动获得机会的邂逅,不仅仅是学术。
“我强调公司要开放,见识比知识还重要,交流常常会使你获得一些启发。我觉得你们年年轻轻就走出国门,就到了艰苦地区,不要自闭于代表处,自闭于首都,要大胆融入当地社会,更重要的要融入当地的上层社会,市场的机会、格局的形成,都在他们手里。西方人好运动,你们固守在‘闺房’中,如何交朋友?打球去、滑雪去、水上运动去⋯⋯一切运动都是接近客户的机会。没咖啡,胜似咖啡。”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主要是用于研发创新领域。任正非把华为的研发人员划分为两类,2万多名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是把金钱变成知识,7万多名应用型人才是开发产品则把知识变成金钱。在2万多名基础研究人员的金字塔最顶部,是华为的科技思想研究的群体,这是一群“科技外交家”。华为自己有20名左右这样的“科技外交家”,任正非要求这群人每年必须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全球大学或者高端科学论坛,与全球顶级科学家喝咖啡,目的是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前瞻。所谓“与凤同飞,必是俊鸟”,如果身处一个充满高水平、正能量的圈子,华为就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这些“科技外交家”要把全球的新技术、新思想带回来,再召开不同形式的战略务虚会。最后,在华为最高层务虚会上进行多路径的技术方向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让黑天鹅在华为的咖啡杯中飞。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很豪气,华为始终瞄准自己的主航道目标,这目标其实就是面对未来大数据流量,一定要疏导。瞄准这个目标,华为都愿意开放的,但需要科学家们是在这方面有理解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自从提出以后,影响力已超出研发体系,成为华为全面开放文化的思维符号。咖啡本质是一个符号,是华为下决心全球化的符号,随着咖啡逐渐融入华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咖啡文化的精粹:开放、平等、包容,也被一口一口,润物无声地浸入到华为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需要认知到,无论是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还是主航道的无人区,开放的文化会孕育出多样性,让华为在面临未来不确定性和黑天鹅突变时拥有充分选择权。任正非坦言,“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是向谷歌学来的,谷歌的母公司赚了钱就去研究很难实现的东西,甚至还研究长生不老药,它也是为人类社会贡献,把财富转移到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去,华为走上行业世界第一后,也希望把钱投出去,探索人类未来。引入的这些科学家研究的内容,华为也没有刻意去计划,很多伟大的突破是带有偶然性的,并非按预定计划发生。华为支持给大学教授、顶尖科学家做基础研究,他们就像一个个灯塔一样,既可以照亮华为人,也照亮别人。
2016年,华为首次提出每年基础研究的经费占全年研发经费的3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和全球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的合作,并且为一些合作确定的基调是:“华为出钱支持你,论文是你的,专利是你的,开发权也是你的,华为只要和别的企业同等竞争开发的权利。当然,如果你失败了,华为拥有知悉怎么失败了的权利。”因为华为人早有思想准备,而且勤奋学习,理解就比别人快,所以做出的东西比别人快。至于大家很关心的科研失败怎么办,任正非也给予很大的宽容。“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你只要把失败的这个路径告诉我们,把失败的人给我们,这些失败的人甚至比成功的人还要宝贵。他们可以补充到我们生力军中去,把失败的经验带到我们其他的项目中,避免失败。合作中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要说这个没有做好,那你能不能请我们喝一杯咖啡,告诉我们哪里走弯了,将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这就是成功,钱花了就花了。我们以这个思想,从中国到日本,再到俄罗斯、东欧、整个欧洲、英国、加拿大、美国、以色列,建立了各个强大的能力中心,合作非常成功。越来越广泛的朋友圈,使我们的实力大幅提升。”
任正非很强调开放包容,不是狭隘地去找什么样的人才,而是比较广泛的领域里面都能吸纳很多人,不同领域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及互相启发。他甚至提出可以试试“人才众筹”:对特优秀人才可以“快进、快出”,不扣住人家一生。“不求他们归我们所有,不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和学术自由,不占有他们的论文、专利⋯⋯只求跟他们合作。”这是不是很像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很流行的那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任正非认为,如果华为人都只会英勇奋战,思想错了,方向错了,越厉害就越有问题,未来很难还走向世界级。他多次讲话强调华为的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干部要去掉“农民意识”,现在华为缺思想家和战略家,只停留在将军层面,需要到全世界去喝咖啡,用“一杯咖啡来吸收宇宙能量”,通过喝咖啡来加强与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沟通与联系。或是合作,或是资助其研究,不限制其学术自由,不占有其专利⋯⋯只要求与他们合作。同时,通过喝咖啡来发现“黑天鹅”——即那些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华为公司的圈子还太小,你们这些fellow(*fellow是指华为公司级院士,是华为研发技术水平人员最高荣誉称谓,向IBM学习来的)都不出去喝咖啡,只守在土围子里面,守碉堡最终也守不住的嘛。你们这些科学家受打卡的影响被锁死了,在上研所这个堡垒里面怎么去航海?去开放?航海的时候怎么打卡?发现新大陆怎么打卡?沉到海底怎么打卡?从欧洲通向亚洲的海底有350万艘沉船,那些沉到海底的人怎么打卡?所以,我们的管理要开放模式。我在干部大会上讲,‘反对高级骨干埋头苦干’,要多参加业界会议,与业界人士交谈;‘一杯咖啡吸取宇宙能量’,敢于与世界名流喝咖啡,听听人家的想法,也会给我们启发,少走弯路。”
有人曾问过任正非“到底谁是你的老师”,任正非回答:“我的老师不就是一杯咖啡吗?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与你们在座谈的过程中,你们的话对我也有反向输入,吸收多了,自然而然对我就有了改造。谁也没有限制我们的科研,要开放心态,连接世界上一切优秀的资源。没有谁在限制我们的科研,我们也不要自己约束了自己,要敢于到贴近人才资源的地方进行研究活动,在每个研究所形成自己的技术要素,对行业发展形成牵引。”
从1998年“削足适履”向西方学习管理,到如今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任正非的过人之处,在于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持续学习力。
2020年5月15日,在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制裁一周年之际,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升级了对华为的芯片限制计划,扩大管制范围,意图全面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设计和制造半导体,主要包含两点:
一、华为及其“实体清单”中的关联公司(如海思),使用管控名录(CCL)内的软件(主要是 EDA 软件)和技术设计的产品,比如半导体产品,需要受到 EAR(出口管制条例)约束。
二、在美国境外,使用管控名录(CCL)内的半导体设备,为华为及其“实体清单”中的关联公司(如海思)生产其设计的芯片等产品,需要受到 EAR(出口管制条例)约束,在进出口时需要申请许可证。
这意味着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厂商,向华为提供芯片设计和生产都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包括:任何利用美国软件工具设计产品都需获得美国许可。面临美国针对华为直接修改产品规则的“釜底抽薪”做法,华为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主题为《路:永不言弃,进而有为》的三个小短片。开篇是这样的三句话:
这是一条注定充满挑战的路,为什么要走?
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为什么敢走?
我们已经决定,在全新的道路上再次出发!进而有为!
尽管环境如此艰难,任正非表示,他和华为人从来没有“反美”的念头,他说:“我们要解决在西方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观,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我们这些年,都是采取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世界的格局、去揣测西方的意图。要对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必须站在西方的观念上理解西方。我们研究各国强盛的原因,要站在西方角度,去解释文明的兴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020年7月13日深夜,华为发布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2020年上半年,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净利润率9.2%。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民币。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全球产业链的开放合作和互信愈发重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任正非坚持要求华为保持开放,都要致力履行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义务,继续努力生存和向前发展,为全球数字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这就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真正内涵,真心佩服任正非的胸怀和格局。
* 作者系华为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现为书享界创始人,著有《华为管理之道》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