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LOGO隐秘史(设备商篇)(咖啡杯上的字)
- 咖啡文化
- 15天前
- 128热度
- 0评论
今天这篇文章,小枣君和大家聊聊LOGO。
LOGO大家应该都懂,就是“标志、标识、徽标”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一些图案,用于标识公司,代表品牌形象。
我们通信行业的很多LOGO,大家天天见,却不知道,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所以,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些年,随着华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华为的大菊花LOGO也变得家喻户晓。
其实,最开始设计LOGO的时候,它根本就不是菊花。
1987年,任正非创办华为的时候,几个创始团队成员看到墙上有一句“心系中华,有所作为”的标语,就给公司取名为华为。
当时定下来的LOGO,是这样的:
这是菊花吗?显然不是呀。
这个LOGO的初始设计含义,是“旭日东升、日出东山”,带有明显的八十年代爱国主义气息。
现在看起来,这个LOGO很像一个扇贝,和英国壳牌石油的LOGO很接近。
英国壳牌(Shell)的LOGO
到了2006年,华为进行了一次重大的LOGO变更,将15道红色光芒,变成了8片丰满圆润的花瓣,也就形成了菊花的经典造型。
同时,“华为技术”四个汉字,也变成了“HUAWEI”六个字母,整体更加简约洋气。
值得注意的是,花瓣的指向变得更加集中。按华为官方的解释,是“代表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将我们多元化的员工视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为什么要把15道红光,改成8片花瓣?这方面华为官方没有解释。网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华为最开始创业时,有15名创始员工。后来,有些人陆续离开,2006年只剩下8个,就是15变8。
2、华为是通信厂商,离不开“双绞线”。常用的“双绞线”有8根线芯,正好对应8片花瓣。
3、华为创业初期每天工作15小时,后来缩短为8小时,就是15变8。(这个显然有点扯。)
4、变成8片花瓣之后,更像任正非的“非”字。。。
2018年,华为推出了第三代LOGO,也就是现在的LOGO。
这代LOGO的整体造型变化不大,主要是把花瓣的渐变色,改成了纯色,符合当时比较流行的扁平化风格趋势。另外,HUAWEI字体有所调整,更加硬朗锐利。尤其是E,变化明显。
按专业设计人士的说法,原来的HUAWEI字母有点被“压扁”的感觉,修改之后,变得更加“舒展”。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华为高光带渐变的logo(字母改了)仍然还在用。不带渐变的纯色logo,只授权用于消费者领域。另外,消费者领域可以使用不带花瓣的纯字母logo。
除了华为LOGO之外,顺便说说华为的名字。
“华鸟”
华为这个名字,其实一直是华为的一个心病。这个名字在国内用,极好。但是在华为拓展海外市场时,就遇到了问题——HUAWEI是个闭口音,老外不会念,也经常念错,念成“Hawaii(夏威夷)”。
当年,华为内部一度想要修改品牌名称,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改成,所以继续沿用至今。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兴的LOGO。
作为曾经的ZTEr,我对中兴的LOGO再熟悉不过了。
最早的时候,中兴的LOGO是这样的:
ZTE,是中兴的英文名,颜色是标准的“中兴蓝”。很多人不知道ZTE的全称是什么,我来告诉大家,是Zhongxing Telecom Equipment。
中兴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说法。
当时,中兴是中资企业国营691厂、香港运兴电子贸易公司和长城工业公司深圳分公司合资建立。侯为贵取了“中”字,还有运兴的“兴”字,所以叫做“中兴”,也确实暗含了“中国兴旺”的寓意。
中兴是一家非常低调的公司。在LOGO方面,也是如此。
中兴创立至今,三十六年历史了,只改过一次LOGO,那就是2015年。
那一年,中兴通讯正式启用了现在的浅蓝色LOGO,并发布全新品牌标识语:“未来,不等待”。
和旧LOGO相比,新LOGO的整体设计圆润、流动,明显更加年轻化、有活力。而且,蓝黑的配色,也改成了纯色,符合当时的设计风格趋势。
当时换LOGO的时候,小枣君还没离职。不过,包括小枣君在内的很多ZTEr,都觉得新LOGO不如旧LOGO好看。
一方面,因为我们旧LOGO看惯了,一时半会没办法适应。
另一方面,作为通信设备商,最重要的是带给客户可靠性、信任感。所以,我们都觉得硬朗一点的风格,会更为合适。(好吧,其实是因为我们80后太老了。)
此外,换LOGO麻烦,也是当时抵触新LOGO的一个主要原因。所有的文档资料,都要换页眉LOGO,不然被抓到还要通报批评,实在不爽。
前面说华为的英文名不好,其实,中兴的英文名也有麻烦。
中兴的英文名非常特殊,就是三个字母,其实很不好念,要发三个音。你和歪果仁客户说“zhongxin”,他们是不懂的,他们只知道“Z-T-E”,有时候甚至叫“泽塔”,我们也很无语。
而且,ZTE因为字母顺序的原因,总是排在名单最后,也很不爽。
再来看看爱立信的LOGO。
爱立信的LOGO老有意思了,就是三条杠。网友也经常戏称其为“大队长”。爱立信员工,则经常简写为“E///”。
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爱立信的英文名,其实和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瑞典人名发音是一样的。例如著名足球教练埃里克松,名字就是Eriksson,和Ericsson就差一个字母。
还有一个有趣的点,中国台湾以前称呼爱立信公司,是叫易利信公司(感觉像个贷款公司),2011年才改叫“爱立信”的。
以前我给大家介绍爱立信发展史(链接)的时候,就说过,爱立信的名字,就是来自于他们的创始人——拉什·玛格纳斯·爱立信(Lars Magnus Ericsson)。
爱立信有145年的历史,但是三道杠标志,是从1982年才开始启用的。这个标志,来自爱立信首字母“E”的变形体。
爱立信的LOGO演进史
从上图可以看到,爱立信在2018年的时候,改过一次LOGO。改动极小,就是调整了一下三道杠的倾斜角度,凡人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放个动图,才能看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爱立信和索尼合资成立“索尼爱立信”的时候,也有一个LOGO,这个LOGO国内很多用户可能更为熟悉一些。
第四个LOGO,来自诺基亚。
哈哈,诺基亚的LOGO,还需要介绍嘛?全世界人民都很熟悉的吧?
NOKIA的名字来源,我在诺基亚发展史(链接)里面也介绍过,其实就是芬兰一条河的名字,诺基亚就是在那边发家的。
诺基亚的历史比爱立信还早几年,1871年,这家公司就诞生了。最早的LOGO,就是河里的一条鱼。
后面的一百多年,诺基亚的LOGO也是变了好多次。
直到1966年,诺基亚的LOGO才形成了大概现在的样子。期间,略有改动,但整体变化不大。
直接拿公司的名字作为LOGO,是很大胆前卫的做法,诺基亚2011年就这么干了。深刻践行了设计学的那句名言——“less is more”,大道至简。
诺基亚在国内的经营实体是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小枣君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链接)。它的LOGO,如下图所示,也就是把诺基亚和上海贝尔的LOGO合在一起。
大唐和烽火合并,变成了中国信科。限于篇幅,他们的LOGO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其实是没找到什么资料。)
最后,小枣君再简单介绍几个已经消失的LOGO。
首先是朗讯。
1996年,刚从AT&T拆分出来时,朗讯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通信设备商。
Lucent(朗讯)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是“发光”的意思,也有“光之使者”的意思,非常符合朗讯对自己的定位。
朗讯的名字没啥问题,但是LOGO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他的LOGO,是一个红色的圆圈:
很多媒体讽刺:这不就是一个巨大的红色零蛋吗?而且还是一个脏兮兮的涂鸦零蛋?朗讯你这么喜欢吃零蛋嘛?
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咖啡杯在桌子上留下的污渍,设计师从中找到了灵感。
其实,站在现在的审美角度来看,这个圆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LOGO。它的颜色鲜明,温暖,充满了生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圆圈,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零蛋,但是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太阳。佛教禅宗的标志,还有著名的衔尾蛇,都和这个圆圈很像。看似随意的手绘形式,也给人一种大胆创新、一气呵成的感觉。
但是,这个圆圈确实不符合当时的审美。那一时期,很多高科技公司都是使用硬线条风格的LOGO,构图保守,而且色彩低调,给人一种所谓“高逼格”的感觉。
当时朗讯力排众议,坚持使用大红圈,作为自己的LOGO。
没想到,不久后,时尚风向变化,这种风格成为了很多企业效仿的对象。很多企业都基于朗讯的手绘圆圈风格,设计了自己的LOGO,带起了一阵个性化的风潮。
然而,大红的LOGO没有给朗讯带来好运。2006年,朗讯与阿尔卡特合并,变成了阿朗。
阿朗的LOGO,其实就是一个A,加一个L。大家注意观察的话,也会发现,这个符号其实也是一个“无穷大∞”的形状。
后来,阿朗被诺基亚收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要说的LOGO,是思科的LOGO。
思科的LOGO,也是一代经典。
1984年,思科在旧金山的硅谷成立。
创始人莱昂纳多·波萨克(Leonard Bosack)和桑德拉·勒娜(Sandy Lerner),从旧金山(San Francisco)这个城市名中,截取了后面五个字母(cisco),作为公司的名字。
他们还选用著名的金门大桥,来代表他们所创办的公司。
思科的早期LOGO
金门大桥
他们觉得,自己的公司就是网络世界的"金桥",将全世界的人们紧密联结在一起,畅通无阻。
思科的金门大桥LOGO,其实看上去也很像离散数字信号和频谱,代表自己是一个数字信息技术的高科技公司。
2006年,思科对自己的LOGO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金山大桥依然是LOGO的主体,但是改用了更为简约的线条:
后来,2013年,思科将整个LOGO的颜色统一,改成浅蓝色,使用至今:
思科现在的LOGO
好啦,以上就是通信知名设备商LOGO的故事。因为篇幅有限,没有介绍运营商的LOGO,下期专门写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