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华:人口大县的人才突围(咖啡机维修公司电话)
- 咖啡机
- 2024-11-22
- 148热度
- 0评论
一组数据,反映了五华县的人才现状:近三年该县教育系统引进教师383人,因辞职、调离和退休的有958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1年末,五华县户籍人口152万人,常住人口达90万人。作为百万人口大县,“人多”是其特点,“人口流失多”也是一个问题,因此,五华深刻意识到,如果再不行动,人口大县将变为“人口流失县”。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日前,五华县正式实施“长乐人才振兴行动”,以紧缺人才计划、名家智库计划、足球蹲苗计划、名工巧匠计划、人才团圆计划、政校企共育计划、产业人才计划、乡土人才计划等“八大计划”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
城市发展的核心,归根结底是人。从人口大县转变为人才大县,五华任重道远,这也是五华实现新一轮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五华,将如何突围?
1 需要哪些人才?
不拘一格用人才 按需引才不攀“高”
首先,什么是人才,五华需要哪些人才?
“我们要重新思考,围绕五华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五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一方面说人才紧缺,另一方面真金白银引进的人才却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在县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鞭辟入里。
五华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发展工作。 受访者供图
陈冬海是湖南人,2013年通过当地人才引进计划来到五华。“这些年在五华工作生活,我发现政府从过去的追求高端人才,转变为如今的按需引才,这是五华县在人才工作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五华认为,人才没有统一标准,只要某人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放在最适合的岗位、最能产生贡献的位置上,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那么他就是人才。
“五华不缺人,但缺人才!在人才引进上,我们不唯学历、职称、资历,五华不仅需要一些高端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实用型人才。”五华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罗瑞金说,“长乐人才振兴行动”是围绕五华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实施“八大计划”,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例如,五华是足球之乡,“八大计划”之一是实施足球蹲苗计划,同时五华还印发了《五华县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五年规划(2022—2026年)(讨论稿)》,壮大足球专业人才队伍,着力培育一批足球后备人才。
“当前,中超联赛激战正酣,五华作为赛事承办地,两个足球规划可以说是足球之乡拿出的又一份诚意大礼,五华要把抓足球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让小足球踢出大事业,引育足球人才方面仍要不遗余力去做。”五华县文广旅体局局长陈兆祥说,“长乐人才振兴行动”务实有效,结合五华特色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五华县实施足球蹲苗计划,着力培育一批足球后备人才。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又如,五华是工匠之乡,各领域的能工巧匠多,但不够系统。“实施名工巧匠计划,我们将探索开展‘长乐工匠’评选活动,通过比赛挖掘人才,设立长乐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让五华更多的能工巧匠有荣誉感、归属感,让非遗项目后继有人。”罗瑞金说。
这一消息让广东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炽宏很是欣慰。
“有政府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传帮带。”曾炽宏坦言,传统石雕这门手艺不仅艰苦且周期长,他希望,通过名工巧匠计划,该手艺的传承发展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进一步传承好石雕工艺,弘扬非遗文化。
为抢夺人才,各地纷纷出台引才政策,优待力度不断加码。如何在“人才争夺战”中突围,是摆在山区城市面前的一道难题。
五华认为,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五华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不能单纯地把人才引进变成财力比拼,更需要立足实际,在政策特色化和差异化上想办法,找准自身比较优势。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把更多的精力、财政资源和政策资源集中到五华能够引进,且可以让人发挥作用的地方,不能搞不切实际、吊高胃口、超出五华发展实际的人才政策,要做到‘不求全、但求精’。”朱少辉说。
2 如何精准引才?
创新政策举措 既要引才更要育才
这些天,身处江西寻乌的邝娅东格外开心,因为她即将结束两地分居,与丈夫在五华团圆安家。
“我们夫妻二人都是江西人,丈夫在五华上班,我在寻乌当教师,两人一直是两地分居,遇上疫情的时候,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聊天。”邝娅东说,过去她与丈夫过的是“候鸟夫妻”生活,转变出现在今年5月。
原来,得益于五华县实施人才团圆计划,邝娅东夫妻即便都非五华籍,对于一方在五华,另一方在县外的人才,五华在严把人选关、政治关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团圆行动。
“我们积极畅通公务员、事业干部团圆就业渠道,鼓励县外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我县建功立业。”罗瑞金说,经过前期的沟通对接,已确定20多名在县外工作的优秀年轻公务员、事业干部调回五华就业,其中不乏来自珠三角的人才。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要想打破招引人才瓶颈,就要“走出去,请进来”。
为充分利用大湾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挥梅州五华(番禺)大湾区经贸发展中心的最大功能,该中心专门划分出一个独立区域,设立梅州五华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番禺)基地(简称“双创基地”),全面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引导、鼓励和支持大湾区人才到五华就业创业,打造一个人才发展新平台。
梅州五华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番禺)基地挂牌成立,引导、鼓励和支持大湾区人才到五华就业创业。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5月26日,“双创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孵化一批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院所科研团队初创成立的企业,重点向五华籍大学生初创成立的企业倾斜,孵化培育一批出孵企业迁入五华产业园区。
“大湾区每年都有大量的五华籍高校毕业生,以及一大批活跃在大湾区的优秀杰出创业青年,为他们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一种模式。”罗瑞金说。
倾力引才,更要倾情育才。
五华县实施政校企共育计划,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聚集地作用,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优势,日前已与嘉应学院签订人才引育工作框架协议,搭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共建“长乐人才培育基地”。
“嘉应学院将加强与五华的沟通对接,在‘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应五华所需,尽嘉应所能,为五华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和开展多维度的科技服务。”嘉应学院党委书记吴琦说。
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县通过名家智库计划,打造了“人才库”“智囊团”。“我们面向教育医疗、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汇集一批五华籍优秀人才,为县域发展出谋划策。”罗瑞金说,五华支持智库人才引荐项目人才、回援资金技术、返乡创新创业,适当开辟绿色服务通道,采取“一事一议”给予支持。
“我会充分发挥广州高校集聚的优势,整合对接高校专家智库为五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等做好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青联委员联系各界的优势,在履职尽责的同时对接社会各界资源,服务五华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作为名家智库的一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表示,他将深度了解五华的人才需求,做好精准服务。
3 能否留住人才?
营造爱才惜才氛围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对于五华而言,人才引进来了,怎么才能留得住?除了提供机会和平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是题中之义。对此,来自四川的王磊深有体会。
疫情之下,人们更理解“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2020年,王磊研究生毕业,在面对就业走向时,他坦言,“在选择五华前,我也接触过一些地方,但最终让我决定留在五华的,是这座城市那份爱才惜才的决心和韧劲,以及用心用情为人才服务的态度。”
“我记得当时来五华,就是‘拎包入住’,包括住房需求、安家补贴、子女入学等,政府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感觉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王磊说,最让他惊喜的是五华的足球氛围,身为足球迷的他被足球之乡所吸引。
谈起五华的人才环境,五华县技工学校副校长易钜全同样感触颇深。
“我们学校首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超八成,每年都有过半学生留在当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易钜全说,五华县技工学校长期和梅州本土企业合作,定期输送学生到企业学习实操技能,提前适应岗位需求,不少学生都在实操后实现了就业。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
“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是聚才留人的关键。五华县进一步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健全人才引育制度、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保障。以最好的服务集聚人才,以最大的诚意留住人才。”罗瑞金说,五华将拿出更多举措,持续增强人才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据了解,五华充分用好人才公寓,每年按需统筹部分住房,切实为引进或培育的优秀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提供高品质公寓。
与此同时设立人才集体户,实行“零门槛”落户政策,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简化落户手续,在五华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创业的人员均可申请在该县城镇落户,其配偶、子女及父母可随迁。
此外,五华制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五华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工作;县级人才驿站每年给予40万元工作经费补贴,统筹60万元用于补贴镇级人才驿站工作经费;每年开展镇级驿站绩效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再额外给予5万元工作经费奖励。
对于五华这座县级城市来说,此次推出的长乐人才振兴行动不仅精准有力,而且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仍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不难窥见五华引才留才的决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五华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措并举打破当前五华人才建设发展困境,通过实施“长乐人才振兴行动”,制定了一套更加系统、更加务实、更加精准的人才政策,推动五华人才工作创新开展。
■对话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
补齐人才短板 激发人才活力
人口的流入,随之带来的是新的产业发展、原有产业扩张、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因此,五华高度重视人才发展,“长乐人才振兴行动”是五华在人才“引育用留”方面的一次探索。五华在人才方面有哪些短板?如何用好人才政策?南方日报就此专访了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
南方日报:您认为五华在人才引、育、留方面存在哪些短板?
谢宝剑:五华是人口大县,五华籍的人才储备也比较充分,但是真正投身于五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与五华当前发展需求还有差距。在引进人才方面,受制于财力不足,力度有限,同时渠道也急需进一步扩展;在培育人才方面,中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还比较欠缺,面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主战场的新农人、高级技术工人针对性的培训有待加强,人才成长发展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在留住人才方面,高质量教育、医疗等人才环境要素分布不均、且总体水平有待提升。高端产业和龙头企业还比较欠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平台需要进一步搭建。
南方日报:您认为五华实施的“长乐人才振兴行动”,具有哪些特点和创新点?
谢宝剑:五华县实施的“长乐人才振兴行动”,紧扣为业兴人和、长治民乐的“工匠之乡·宜居五华”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目标,突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产业导向,引进和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类技术、技能和技工人才;二是突出地方特色,结合足球之乡发展足球产业,培育引进足球人才,乡土人才;三是突出民生支撑,特别是教育、医疗人才,优化人才环境和回应百姓对高质量医疗教育的期盼;四是突出开放联动,包括实施苏区与湾区返向人才飞地,在湾区招才引智,实施团圆计划吸引人才回归回流。
■企业经验
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走进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骏集团”)装配车间,在两条蒸汽烤箱生产线上,记者留意到,一台蒸汽烤箱从最初的一个自动螺丝机零件到出品包装只需要1分钟的时间。
如今,蒸汽烤箱作为辉骏集团家电板块推出的一款主打产品,一年贡献的产值就超过2亿元。
目前,辉骏集团的电烤箱类产品已占据日本市场三成以上的份额。除了蒸汽烤箱外,该企业2021年研发的一款高端咖啡机,一经推出,就获得了2021年度日本最受欢迎家电产品奖。在家电领域这一块,辉骏集团依托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在开拓新的产品线、打造自主品牌上,有了更多的底气。
辉骏集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人才队伍。 通讯员 张炳锋 供图
“我们会调研目前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以及用户痛点,通过这些方式让我们的产品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的目的,体现产品多样化。”辉骏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黄志辉说。
这背后,离不开辉骏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近三年来,企业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76项,其中PCT国际发明专利3项。
据介绍,该企业持续加强人才储备,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目前,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外贸等各类高级技术人才120多人,熟练的产业技工2000多人,深厚的人才储备为企业把控产品质量,加强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辉骏集团一手抓人才储备,一手积极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在人员入职、转岗、晋升前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人员快速融入适应公司,提升工作效率,高度重视和发挥骨干老员工传帮带教的作用。
同时,该企业注重能力,千方百计优化选人用人制度,在用人上不论感情,不凭关系,唯能是举,唯能是用,做到人尽其才。辉骏集团所有生产管理人员、工程研发人员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出来的,特别是在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时,给予每个人充分的支持和信任,不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不断地累积经验,不断地成长,攻克技术难关。
此外,企业还积极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用好外部人才。企业自身的人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总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好外部人才资源,这也是辉骏集团不断在探索实践的。企业分别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更是对自身企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原标题:
人口大县的 人才突围
五华县实施“长乐人才振兴行动” 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