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咖啡的问世,就是一部“潜伏”(牛奶咖啡组合)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是奥地利诗人兼散文作家彼得‧ 艾顿柏格先生(Peter Altenberg)所说的一句名言,他甚至将他的邮件地址改成最常光顾的中央咖啡馆(Café Central),把这里当做他的“第二个客厅”,不仅仅是他,应该说维也纳人都会把咖啡馆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客厅”甚至是自己的办公室,维也纳人让品咖啡变成了文学,变成了艺术,变成了一种无法替代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如何养成的?那就需要追溯到17世纪,一位英雄人物哥辛斯基那里,这位老哥就活脱脱一个“余则成”……话说,1683年,土耳其大军围攻维也纳,几次险些破城,维也纳危在旦夕,英雄哥辛斯基闪亮登场,他来自塞尔维亚的松博尔,是位土耳其翻译,也曾在奥斯曼帝国生活过,“潜伏”任务似乎非他莫属,他自告奋勇地穿过土耳其人的阵地,去给援军统帅洛林公爵送信。潜伏进入土耳其阵营的时候,哥辛斯基经常给土耳其士兵唱歌,那些士兵很喜欢他的歌,每次唱完都会请他喝一杯咖啡,最开始,英雄大哥觉得这玩意儿又苦又涩,极其难喝,可是喝着喝着反而觉得香浓无比,从此喝出了品味、喝出了梦想……那个时候他就在想,任务完成后,一定得开一家咖啡馆,(都说每一个文艺女青年都有一个开咖啡馆的梦想,英雄和文艺女青年的梦想如此一致)。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这位老哥如“余则成”一样完美的完成了传递情报的任务,正是因为他,维也纳才敢于死守曾经濒临崩溃的城池,才会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战争胜利后,哥辛斯基作为这个城市的英雄,他得到了:①约2000个古尔登(Gulden,当时的货币单位)的现金奖励;②赐予哥辛斯基公民权;③赠予他一所位于利奥波德城海德巷8号的房子;④签发一份允许他经营任何一门生意的许可证。万事俱备,英雄终于要完成他的梦想了,真的是“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恰巧土耳其大军匆忙撤退之时,在战场上遗留了500个装满干干的、散发着好闻气味的黑色“饲料”(不认识的人认为这是骆驼的饲料)袋子。正当利奥波德城的居民和巴伐利亚的骑兵们争执不下,准备把这些“饲料”烧毁的时候,衣着考究的哥辛斯基再次闪亮登场,他不仅知道这些“饲料”是什么,还知道如何使用这些“饲料”,于是哥辛斯基开咖啡馆的时机到了。他找到了他的事业!经营之路困难重重……哥辛斯基的咖啡馆经营的土耳其咖啡,维也纳人喝不惯,生意每况愈下。英雄在经营之路上也是创意连连,首先他拿来了筛子将咖啡过滤一遍,滤出其中的沉淀物,然后将使维也纳人咳嗽的咖啡渣倒掉。只留下咖啡,再用餐刀尖取上才一年的新鲜蜂蜜(糖)放入水中搅拌,又加上三勺牛奶(奶),一杯以咖啡为基底的饮料被创造出来。哥辛斯基,这位出色的英雄还是位了不起的饮品研发师,至此他发明了牛奶咖啡,带领欧洲咖啡进入新纪元。 从这之后,咖啡馆有客人了,且越来越受客人们的喜爱,随后,哥辛斯基又做了2个改变:①与面包师合作,供应半月形的小面包(这种半月形状的小面包,总能成功的让维也纳人想起来被土耳其大军围困的日子,想起敌人的溃败,想起哥辛斯基对这个城市的贡献,生意怎么可能不好?)②引入煎饼(声望极高的面包师烤制的一种圆圆的用糖浆做馅的饼)有了创新版的牛奶咖啡,有了小面包,有了煎饼……第一家维也纳咖啡馆站住了脚,成为了欧洲咖啡馆的源头。现如今,维也纳人的早晨都是从一杯米朗琪(Melange:热咖啡、热牛奶、牛奶泡沫)开始的,维也纳咖啡馆供应的咖啡还是以咖啡与奶的变化为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花式咖啡。在维也纳传统的咖啡馆里,你经常会看到即使外面排上长队,咖啡馆里的人也依旧该看书看书,该看报看报,该办公办公,咖啡馆侍者不仅不会赶人离开,还总是会在一段时间后再为客人端上一杯水。这就是维也纳流传下来的传统。这样的传统也终将让每一个维也纳人把咖啡馆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客厅”或办公室。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感叹道:“咖啡馆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也是维也纳人共同的家。”
牛奶咖啡的问世,就是一部“潜伏”(牛奶咖啡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