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咖啡里的“优质酸味”&“问题酸味”?(深烘焙的咖啡)
- 咖啡烘焙
- 15天前
- 133热度
- 0评论
在咖啡世界中,酸味是继苦味后,一般认识度较高的味道。然而在古代的咖啡文献中,却从未出现与酸味相关的说明,究竟是从何时开始使用酸味形容咖啡已不可考,但一般认为,是与罗比斯塔开始生产相重叠的时期。或许是在和阿拉比卡相比更苦、酸味较淡的咖啡相遇后,当时的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过去的苦味背后藏有酸味。
许多咖啡业界人士都表示“优质的咖啡存在着酸味”,并认定咖啡的酸味是种美味。然而,当一般消费者听到“咖啡的酸味”后,却又不少人会立刻表示“我不太喜欢带酸的咖啡”。其实,在咖啡世界的专门术语中,会以“香酸Acidity”及“死酸Sour”作为两者间的区分。两者的差异在于若因酸味强度使得酸味过度强烈,并让人觉得不讨喜,会认为“死酸”。一般而言,品质不良的生豆或烘焙后劣化所产生的强烈酸味会形成“死酸”,但若在品质上没有瑕疵,即便咖啡豆本身带有较强的“酸味”,大多数的人会将这个“酸味”认定是“咖啡豆的特性”。无论如何,适当的酸味能够带来清爽风味,同时促进唾液分泌,让整体味道更加清澈鲜明。
在咖啡生产国会将后制处理过程中出现异常发酵,产生不讨喜酸味的缺陷豆(发酵豆)称为“酸豆”(Sour Bean)。但这和我们平常会喝到的“死酸的咖啡”完全不同,“死酸的咖啡”多半是因烘焙或萃取后“经时劣化”所导致。其中,最常见到的化学变化,就是在烘焙后产生的内酯类(Lactone)与水反应,变化成酸(变味 Staling)的现象。有时会听到部分的人将其反应称为“氧化”,但严格来说,这是加水分解反应所出现的酸性变化,而非氧化反应(伴随电子授受反应)。另一种化学变化为酸败,这是当烘焙豆内含的油脂(脂肪酸)与空气接触氧化,形成低级脂肪酸,使得酸碱值降低。
以上内容出自日本旦部幸博博士所著《咖啡的科学》
咖啡酸度强弱也和产区、豆种、处理法以及烘焙度息息相关,一般来说,非洲高海拔产区的咖啡豆,酸质较高,尤其是使用水洗处理,并采用浅烘焙或中度偏浅烘焙的精品豆,会给人“酸质明亮”、“果汁感强”的美好印象,是喜欢果酸型手冲咖啡控的挚爱。
而亚洲产区、中南美洲产区的日晒豆或蜜处理豆,采用中度烘焙或中深烘焙,酸质会较柔和,醇厚回甘,是怕酸人士的好选择。
最后的萃取环节也会影响到咖啡酸味的表现,假如入口的咖啡觉得太酸,假定咖啡豆的生豆品质和烘焙都是正常的,那有可能是萃取不足造成的,解决的方法可以调细研磨刻度,或是拉长萃取时间,或是提高水温来提升萃取率,让酸甜更平衡。
学会细细品味咖啡中的“香酸”,
你的咖啡生活也会更加精彩。
我是阿啡,咖啡精品生活传播平台主理人,阿啡的店主理人,咖啡书《3分钟爱上咖啡》主编,2015-2019年多个咖啡专业赛事总策划/全程摄影。入咖啡行业9年以上,跑了国内外的咖啡产区不下十次,一直从事咖啡文化传播的工作,长期分享交流精品咖啡、拉花与开店知识。欢迎关注、评论、转发、点赞我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