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道地理题和答案,我们都帮你整理好了(咖啡试题及答案)
- 咖啡知识
- 2024-11-03
- 169热度
- 0评论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什么原因使得昆明被称作“春城”?
南、北两极的桌状冰山是天然的吗?
风滚草是如何将种子传播到远方的?
......
九月份的#地理君小课堂#通通帮你解答
老规矩,里面依旧帮你画好了
重点和相关知识点的链接
9.01
水流向下侵蚀原有的河床
使得河漫滩相对于水面逐渐升高
河水再也无法淹没到原有的河漫滩上
河流的阶地就产生了
这样的过程可以重复出现
随着下一次河流向下侵蚀
又可以形成新的河流阶地
因此河流阶地可以有一级、二级、三级乃至更多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05 摄影:刘建全
阶地的形成总是伴随着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和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
所以,阶地的出现
对于构造运动或气候变化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9.02
因地壳碰撞挤压的关系
冰岛的火山运动非常频繁
在冰岛经常可以看到许多
因火山运动产生的熔岩地形
以及曾经喷发过的火山口
频繁的火山活动使得没有完全冷凝的熔岩
把地下水烤得很热
然后热水沿地层的裂缝涌出后
就形成了很多温泉
9.03
第一
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处山地迎风坡
长白山东侧面迎夏季风
一些地方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同时这里地处高纬度地区,日照相对较少
从而使得蒸发也少
第二
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夏季降水多
地下有冻土层,春季冰雪融化后
由于冻土层的阻隔,地表水不能渗入地下
进一步增加湿润度
第三
河流多,水系发达
9.04
卡帕多西亚属于安纳托利亚高原
这里的沟壑和谷涧之间
分布着许多冲天而立的“石柱森林”
它们其实是火山岩浆和岩灰冷却凝固后
形成的凝灰岩
再经过长年风吹日晒和侵蚀后残留的景观
这种顶着石头帽子的尖锥石柱散布在大地上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精灵的烟囱”
住在精灵的烟囱里是怎样一种体验?
9.05
以下是当天收集到的给地理老师的教师节祝福语
马里亚纳海沟,不抵我们的深情
珠峰的高度,也难及我们对您的崇高敬意
感谢您带我们领略浩瀚的星海,祖国的大地
还有那北纬三十度的神奇
您对我们的爱像那印度洋的暖流
滋润着我们的心底
上仰星际,下看海底,如喷薄而出的岩浆
如高立板块边的山峰
似太平洋东南风般的温暖
似北大西洋暖流般的威力
或是平顶山的山头
或是壶口顶着奔涌河流的岩石
我们一步步指向天空
而您,一定是古老岩层下永远不息的岩浆
您就像经线和纬线
把我们对地理的热爱牢牢地编织在一起
9.06
“一场秋雨一场寒”指的是当冷气团向南位移时
与南边较暖气团交界面发生对抗
生成云雨引起剧烈降温的现象
其根本的原因是秋分以后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南移
太阳向北半球射出的光线不断倾斜
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地面自身辐射冷却加剧
导致热量“入不敷出”
且纬度高的地方,热量越少,冷空气堆积越厚
爆发南下的频次就越多
冷气团向南位移便成为必然
南下路上遇到暖空气交战时,便会形成降雨
但此时的暖空气实力不如冷空气强大
往往败下阵来,只能向南退去
等天气放晴,地盘早已被冷空气牢牢控制住
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9.07
温盐环流是大洋中重要的海水运动
它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
具有全球大洋的空间尺度
又被称为“大洋输送带”
在这个系统中,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流
将赤道暖流带往北大西洋
在高纬度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
之后接着前往其他暖洋位加热循环
整个循环过程耗费数个世纪之久
是调节大陆之间热量的最重要循环之一
9.08
很多人都知道昆明被称作“春城”
但却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
昆明处在北纬30度以南的地区
所以这里一年到头都会接受充足的太阳光热
而且很均匀,夏天的时候
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
阴雨天多,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
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
冬季,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
又能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
因而晴天多,日照充足,气温较高
9.09
秦岭的主体在陕西
陕西的自然环境可以由秦岭为界划为三大区域
秦岭以南为陕南
秦岭北面是由渭河冲积而成的关中平原
再向北,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陕北
秦岭东西横亘
挡住了从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
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尘飞扬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
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
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
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
则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
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寒流
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富裕
9.10
黄土塬(被沟谷切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
黄土峁(近圆形的黄土丘)
黄土墚(沟谷之间的条状高地)
都是黄土高原上的地貌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10 摄影:许兆超
它们的形成与黄土之下的原始地形有关
假如粉尘降落在平坦的高地上
粉尘会在平坦的顶面上堆积起来
土层逐渐变厚,最终形成黄土塬
如果原始地面不是平坦高地,而是平缓的丘陵
粉尘在顶面堆积到一定程度后
斜坡上的粉尘会自由滚落到边缘谷地中
无法形成开阔平坦的黄土塬
最终只能形成黄土墚和峁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9.11
大约在2亿年前
地球板块中的纳斯卡板块向南美洲板块俯冲
使得两大板块交界地带逐渐隆升
形成安第斯山脉和巴塔哥尼亚高原
至今板块的碰撞还在持续进行
致使巴塔哥尼亚山脉仍在持续抬升
成为巴塔哥尼亚雪山峰林的雏形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1期
在亿万年中,巴塔哥尼亚地区
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
熔岩形成的山体多是垂直节理状
由于位于地球西风带
巴塔哥尼亚山脉中的风比同海拔地区大很多
持续的风蚀和冰川侵蚀
导致山体的垂直节理间出现裂隙
受重力影响,碎石沿垂直节理剥落
冰川侵蚀和风蚀等外界因素持续雕琢着山峰
逐渐形成一座座特殊造型的冰川角峰
即塔状尖峰
9.12
卓乃湖位于可可西里腹地北部
是青藏高原最具盛名的藏羚羊产羔地
被誉为“藏羚羊的大产房”
现在每年至少有近3万只的藏羚羊来此产羔
卓乃湖东西狭长有20多公里,为半咸水的内陆湖
其南岸水系发达
而且有一南北长1到2公里的宽阔大滩
是藏羚羊的主要活动地,也是其最重要的产羔处
卓乃湖畔的藏羚羊一般喜欢在
这种与刚产下小羊羔颜色一致的石头滩里产羔
这样易于隐藏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干了毛的小藏羚羊的色彩
与卓乃湖畔土地的颜色相近
这可能是藏羚羊选择这里进行产羔的原因之一
9.13
埃塞俄比亚高原
由地壳断裂、隆升和熔岩堆积而成
是典型的熔岩台地
这里分布着许多死火山
其中西部的拉斯·达善峰海拔4620米
是埃塞俄比亚的最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咖啡的原产地
大约在公元850年前后
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有一位牧羊人
最早发现了咖啡
由于这种能使人精神振奋的野果子
产于埃塞俄比亚的Kaffa地区
故被取名为Coffee
9.14
豆腐岩
岩层受到互相垂直的两组节理切割(划重点)
就形成了棋盘样的裂隙
然后水会顺着这些裂隙渗进去
这些裂隙处会受到相对比较强的“切割”
慢慢地,裂隙越来越深
渐渐地就形成类似一块块豆腐的形状
9.15
雅安的西侧是青藏高原,东面是四川盆地
雅安处于这两种天壤之别的地貌环境之间
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的交互影响
再加上从印度洋来的南支西风挟带大量暖湿气流
常被迫绕高原东移进入雅安境内
这几种气流相互作用
致使雅安不但雨日多、雨时长,而且雨量大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8期 摄影:黄健
另一个原因是雅安特殊的地形
只要看雅安四周的山脉就不难发现
雅安西面是高大雄峻的二郎山
西北方是险峻的夹金山
南部有大相岭横亘相向,只有东面一个出口
“喇叭”形的地形构成
造成东来暖湿气流只能进不能出
到了夜间,四周山上的冷气流下沉
冷暖气流一经交汇,自然形成降雨
这也是雅安为何夜雨较多的原因
9.16
巨人之路的成因是北大西洋持续分裂和扩张
致使北美大陆与亚欧大陆分离
地壳运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活火山不断喷发,火山熔岩多次溢出流向大海
遇到海水迅速冷却
变成固态的玄武岩并收缩、结晶而成
岩浆的凝固过程中发生了爆裂
而且收缩力非常平均
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柱状体图案
这些图案通常成六棱柱
这种过程有点像泥潭底部厚厚的一层淤泥
在阳光的暴晒下龟裂时的情景
1986年“巨人之路”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9.17
遥感(RS)可以字面理解,即遥远的感知
也就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
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搭载传感器
对地面进行观测,从而为观测者提供数据
主要解决的是有什么的问题
遥感卫星主要分为
气象卫星(例如风云家族,下图)
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
9.18
峰丛洼地虽然在我国西南有大面积分布
但以广西西北部为最典型、最精彩
尤其是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乡
其峰丛密度为世界之最
而且洼地的分布密度与深度也是世界之最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2期 绘图:佐佑
从七百弄深洼地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到
在深洼地发育初期
节理裂隙受地表水的冲刷侵蚀,逐渐变宽变深
而在岩溶裂隙拓宽加深的过程中
更多的地表水汇集到节理裂隙中
水量、水动力及地表水溶蚀力增大
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运作用增强
周围有更多岩体坍塌,洼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2期 摄影:黄震
与之外形相似的贵州万峰林形成过程点这里
9.19
早期的札达湖盆属温湿的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
直到300万年前,高原整体开始大幅度抬升
湖盆周围进一步转变为半干旱的温带草原气候
沉积物的颜色由青灰、灰蓝转向棕黄、褐色
湖水蒸发留下来的碳酸钙质
把沉积物固结成半胶结的沉积岩
具有类似黄土的
大孔隙、垂直节理和直立不倒的特征
为后期风雨和流水雕塑土林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这次高原整体抬升的过程中
札达湖盆和下游印度河流域之间的高度差不断扩大
古札达湖盆最终被疏干
暴露出来的湖底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稀疏
很容易被暴雨和流水切割
形成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
在沟壑两侧的岩体上
雨水和细流沿着节理缝隙下渗
溶解了岩层中的碳酸钙,削弱了岩石强度
下渗的水会在缝隙中冻结膨胀
拓宽了节理缝隙
加上沟壑中流水在岩脚的掏蚀
岩体不断崩离肢解,留下较为坚硬的块状岩体
包括板状、塔状和柱状
所有这些岩体的集合,被称作“土林”
9.20
两条河汇合到一起
如果两股河水的颜色差异比较大
水流交汇处就会形成一条分界线
如果分界线看起来非常清晰又绵延很长
那就形成了“泾渭分明”这种风景
此类风景的先决条件是
相汇的两水颜色要有足够差异
通常是一个黄一个绿,有时也会是一边深、一边浅
颜色与水体成分、水中包含物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河水的含沙量很重要
如果江河流经黄土地区
水就容易被所含泥沙染成黄色
流经红土地区的,就会形成“红河”、“赤水”
9.21
这些冰山并非由海水结冰而成
而是陆地冰川断裂后进入海洋形成的
《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06期 绘图:邱衍庆
在南、北两极,雪线接近或位于海平面
很多陆地被冰雪覆盖,形成冰盖
在自身重力等作用下,冰盖从陆地伸入海洋
形成漂浮在海上的冰架
由于风暴、潮汐等因素
一些冰架发生断裂、脱落,进入海洋
便形成了冰山
桌状山的知识再来复习一下
9.22
平山湖大峡谷是由赭红色的白垩纪砾岩、砂岩
在间歇性的洪流强烈冲刷
和冰雪融水的侵蚀下形成的峡谷地貌
岩石以交错层理、色彩斑斓称奇
在峡谷两侧的崖壁上
能清晰地看到暴雨和洪水所留下的痕迹
9.23
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
就是前几天讲过的“千湖沙漠”
巴西北部大西洋岸边,有一片奇特的沙漠
白茫茫的沙海中点缀着上千个
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湖泊
这里被形象地称作“千湖沙漠”
是巴西著名的国家公园
因为在表层的沙地下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
导致雨季时丰沛的雨水不能继续下渗
淤积在沙面上,慢慢就成了湖
旱季时,很多湖泊会干涸
而雨季时很多小湖可能会连成一个大湖
9.24
“魔鬼塔”矗立在美国的怀俄明州
这里原本覆盖着厚厚的沉积岩
几千万年前地下的岩浆涌动到地表附近
但却没有突破岩层
而是在火山锥的“喉管”里凝固下来,形成了
玄武岩石柱覆盖在石柱外层的松软沉积岩
之后它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被侵蚀、剥离
相对坚硬得多的岩浆柱则留存了下来
形成了如今拔地参天的魔鬼塔
走近这块高达386m的大地丰碑时
会发现它是由无数根规整的石柱叠成造型
全身遍布直上直下的沟槽
像是一捆柴禾,一摞钢筋
是因为在迅速冷凝的过程中
玄武岩冷缩形成了蜂窝式的六棱结构
地质学家称之为“柱状节理”
盘点那些以魔鬼命名的景观
9.25
首先咱们来聊聊云隙光
它其实是一种丁达尔效应
当阳光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
发生米氏散射,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光路
理论上云隙光可以出现在白天的任意时间
只要遮挡太阳的云有了缝隙就可以形成
而反云隙光是当日出日落时
云缝中透出的光影线条因空气透度较好
能够到达太阳对面的天空
又由于透视效应
它们看上去交汇到一点
其实是一种错觉
比如铁轨向远方延伸会看起来越来越窄
最终在地平线处交于一点
反云隙光也是类似的道理
9.26
风滚草大名俄罗斯刺沙蓬
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它们顽强地扎根于贫瘠干旱的荒野
生长出茂密而多刺的枝条
默默孕育着毫不起眼的花与果
随着膜状果实里的种子在秋天里悄然成熟
它们也会一点点地干枯蜷缩成一团
直到强风帮助风滚草挣脱了残根的束缚
它们便会乘风一路翻滚向前
化身为自由不羁的流浪者,把种子播撒到远方
后来风滚草偶然被带到美国
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辽阔的荒野上
生长得格外兴旺
到了一年一度的干枯季节
只需一场强风的神助攻
在一夜之间就能占据周围的城镇乡村
顿时成为了滚上门来的重大火灾隐患
人草大战的闹剧每年都会发生
9.27
五大连池横卧于我国黑龙江省的中北部
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转换地带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
“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
它因18世纪初期火山喷发的熔岩阻塞白河河道
形成五个相连的湖泊而得名
这里有14座新老时期火山群耸立
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
使得五大连池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1期
但五大连池并不是一次火山喷发造就的
它的大致形成过程是这样:
老黑山首先喷发,溢出的熔岩流向东南流去
直捣白河上游,河水被迫改道
原先的低洼地里填满了炽热的熔岩
河水在此处逐渐汇集成湖,就是头池子
头池子以北的河谷处形成了二池子
经过了短暂的休眠,老黑山开始第二阶段的喷发
一股熔岩流向东流去
堵塞了原先二池子北面的河道
无处奔流的河水在这开阔的低洼地
形成了面积最大的三池子
之后,火烧山喷发,熔岩流向北奔腾而去
后沿着北西和南东两个方向呈舌形伸展
在两个地方将白河拦腰截住
先后形成四池子和五池子
9.28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黑土集中分布区
其中一个便是我国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黑土的形成
得益于这里独特的湿冷气候条件
东北夏季降雨充沛
土壤表面被丰茂的草甸植物覆盖
土壤上层含水量丰富
这种状态被称为“上层滞水”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1期
到了漫长、寒冷的冬季
土壤的含水层形成季节性冻土
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
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的分解变得缓慢
从而转化成腐殖质,经过成千上万年
最终累积出了黑土表面那层深厚的腐殖质层
储存大量养分的腐殖质
正是黑土肥沃的秘密所在
更多关于东北黑土的知识在这里
9.29
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群岛
位于杭州湾东面,上海市东南,宁波市的东北
由超过1390个大小岛屿组成
从地图上望去,舟山群岛呈东北—西南向排列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舟山群岛中的桃花岛
是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
“东邪”黄药师的大本营
小说中黄蓉、郭靖、杨过等人曾在这里生活过
金庸小说里的武侠门派都在哪?
9.30
南支槽也称副热带西风槽
一般是指500hPa南支西风气流上的短波槽
是副热带系统减弱南退、西风带系统
建立并维持的产物
它与西风带低压槽东移及受青藏高原大地形阻挡
形成的南支系统关系密切
南支槽前对应有辐合上升运动和降水区
槽后则对应辐散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南支槽是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
不仅带来降水
还时常造成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话题
你有什么想问地理君的?
留言区见
- END -
编辑 | 尹诗画
图源 | 视觉中国、网络
中国最“香”的地方在哪里?
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玩具是什么?
辣椒是如何改变中国人的口味的?
地理君小课堂2020年8月|7月| 6月
5月|4月| 3月| 2月| 1月
到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微信圈子
带话题发帖
即可参与中国国家地理影赛
周赛第十四期 主题
▼点击下方直达参赛
#雾
《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
《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英文版
尽在中国国家地理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