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咖啡文化
- 咖啡文化
- 2024-10-27
- 250热度
- 0评论
咖啡,可能在国人看来还是很洋气的一种东西,是饮品又不是饮料,能解渴又不是为了解渴。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用开水冲的融合咖啡粉,或另加牛奶等的液体,能提神。咖啡给人的距离感是因其披着洋外衣,加之价格贵,出入咖啡馆的又多数看似高端人士、白领丽人。
2021年3月29日至4月11日,上海咖啡文化周举行,据统计截止2021年3月底,上海有咖啡馆6913家,接近7000家。上海俨然已经形成咖啡文化甚至是海派文化的一部分。
上海第一家咖啡馆是1934年开的东海咖啡馆,坐落于目前黄浦区滇池路,近圆明园路。2007年歇业,2019年又老店新开,是一代上海人的回忆。
怎么喝咖啡,怎么喝出感觉,怎么喝出来比较像。这可能是咖啡尝鲜者,或者不经常喝咖啡的人去咖啡馆时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要真正地认识咖啡文化,就要多角度去解读,不被其外衣所慑,以致不好接近。
咖啡其实是西餐文化的一部分,国人较早接触咖啡的人有一种咖啡情节,甚至慢慢变成目前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咖啡和麦当劳、可口可乐放在一起,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这种舶来品的身份。
以前喝咖啡讲究的会喝现煮咖啡,比如东海咖啡馆由老师傅调煮的咖啡,煮2分45秒的咖啡能给人最佳口感。说到口感,其实原味咖啡是比较苦的,你可以说是味道醇厚,但一般人可能会添加糖块或牛奶,上海人以前配早餐和牛奶,也有不添加的,大概通过吃甜点可以中和一下咖啡的苦味。
目前喝咖啡已成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咖啡成为了他们的必需品。我们取掉有色眼镜,甚至可以把他们对咖啡的需求当成我们多数人对牛奶的需求,每天早上喝杯牛奶吃个面包匆匆忙忙上班,这种节奏是不是很熟悉呢,这就如同有人早餐是油条豆腐脑,有人是豆浆大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罢了。你要想慢慢理解咖啡,想摆脱自己初进咖啡馆的不知所措,想显得自己老练一些,那不妨就让自己看起来是在买水,无非是点矿泉水、矿物质水还是冰红茶,亦或绿茶等等,不知道口味区别,喝就是了,不要刻意,喝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你喜欢什么了。如果要点技巧,无非是拿铁的牛奶比例少些,卡布奇诺的牛奶比例多些之类。
人们喝咖啡,除了可能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有喜欢或享受喝咖啡的环境。咖啡馆能带来安静、独处机会或随时可抵的休息地。一个转角,一个回眸,工作场所旁,陌生小道边,可能都有咖啡馆的影子。坐在位置上,看着窗外,看着路边,看着对面的高楼大厦,看着眼前的人流穿梭,那种心境或许不是在饭堂或麦当劳餐厅填饱肚子时所能感觉到的。
咖啡据说是西元850年由一位索比亚牧羊人发现的,这种饮品后来流传至意大利,1645年欧洲开设第一家咖啡厅。如今全世界的人一天约喝掉20亿杯咖啡。咖啡原料来自咖啡豆。咖啡树花香有点像茉莉花香,约六个月后花芽结出果,其中就有咖啡豆。工人摘了咖啡果后,首先要运到工厂清洗,然后再通过设备去除果皮和果肉,分理出咖啡豆。咖啡豆经过进一步清洗,多余的皮和粘液被洗净,进入干燥仓烘干,或用传统方式晾晒。干燥后的咖啡豆由机器去外壳,由振动台以三种重量等级进行筛选,最重的就是顶级的咖啡豆。在将每种等级的咖啡豆以69kg/袋分装好后,将进入下一个程序--烘焙。以180度温度烘焙,20分钟就可完成出小程序。冷却后,专业的品尝师会用咖啡豆磨成粉煮出四杯独立的咖啡,一一品尝后才能判断咖啡有无质量问题,他们通常合20杯才能查出烘焙问题所在。品尝前要先推开浮沫,让咖啡释放出强烈的香味,接着撇去表面残渣,小尝一口后吐出,才知道如何混合不同的咖啡来打造出完美的咖啡配方。接着将咖啡豆运回工厂打磨成粉,注入氮气包装,封装后运往世界各地。由采摘时的红色,到晾晒或烘干后的黄色,再到烘焙后的棕色,三种颜色变换之后,咖啡果完成使命和蜕变,开辟独树一帜的饮品门派。
或许,咖啡文化成为一种文化后,就没人“热爱”那种炽热的情感了,反倒可能是一种风轻云淡的触感,或不假思索的召唤。无论是晨起午后,还是风吹雪夜,一杯咖啡,兴许可以让人拂去纷扰,暂得浮生之闲。
不同于茶的起伏与沉淀,让人在其中思考乾坤;咖啡似乎更注重于给人那种闻香时与推杯后香味的稳定,以及以其不变的品质召唤下一次不同的你。